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趙醒華教授: 計量分析大型抗爭取勝之道

轉載: 計量分析大型抗爭取勝之道

眼見Bloomberg對反送中前線抗爭者的訪問,顯示他們已有視死如歸的準備,相當心痛,因爲香港年輕人為此無恥政權而死,實在不值。幸好香港大學教授將大型抗爭計量分析抽絲剝繭,精華成文,而小弟亦有幸閲讀,深受啟發,希望可以將其結論簡化,讓一般讀者明白歷史數據背後的啟示。

首先要解釋一下背景資料。此港大教授為趙耀華教授,閲讀了《為何非暴力抗爭有效》(Why Civil Resistance Works)及相關分析,然後在信報專欄點出結論,並深入淺出地解釋資料佐證。但礙於部份讀者對計量分析未必熟悉,此處希望帶出結論,並簡化當中的計量分析論證過程。

《為何非暴力抗爭有效》的一大結論為非暴力抗爭比暴力抗爭更有效率。第一項論據為附圖的數據。下圖為抗爭運動成功率與參與人數人均比例的點陣圖(scatter diagram),Y軸為運動成功率,X軸為運動參與人數人均比例的對數(log)。做對數的原因為令運動參與人數人均比例與運動成功率更容易比較,亦令點陣圖可以更清晰地視像化數據。如果沒有做對數,有機會難以視像化如附圖一樣清晰的正向關係。有了對數的附助,我們可以清楚見到,參與抗爭人均比例越高,抗爭成功率越高,這是一個清晰的正相關(positive correlation)。

但是,有相關性,並不代表有因果關係(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lity),即兩個變數雖然有關,但我們不能輕易把高成功率歸因於高抗爭參與人均比例。此概念在之前的post已有解釋。所以,要考慮清楚高抗爭參與人均比例會否真的導致高抗爭成功率。非暴力抗爭的參與者不需太高前設,已可參與抗爭,例如他們的體能與戰鬥力都不需要太高。因此,非暴力抗爭參與人數有極大機會會比暴力抗爭的多。而人多可以有什麼好處?趙教授列出多點,相當合理,例如人數越多,抗爭可有越高的創新性,此運動的文宣工作以及歌曲已經已可作為論點。其他原因,可見下面引文:

//在非暴力抗爭的情況下,諸色人等都能參與其中,包括長者、傷健人士、婦女、兒童。這樣有幾個好處。第一,抗爭會更具創新性。以反修例運動為例,民間在文宣工作方面很有創造性,如構想在海外刊登廣告,且廣告設計出色;有優秀歌曲《願榮光歸香港》;每晚在指定時間喊口號等等。第二,這種運動在受到打擊之後不會完全崩潰。第三,管治者及其支持者並非活在真空之中,這些各種各樣的參與者和他們都有某種關係,甚或是他們的家人,這樣就較容易使得他們倒戈,或者整體上改變意見。第四,這些反對者比較友善,是比較可靠的談判對象,而不像暴力抗爭者那樣你死我亡。上述兩位作者的數據也顯示,非暴力抗爭比暴力抗爭更有可能引入民主制度,而非暴力抗爭成功的國家再次陷入內戰的可能性亦降低了15%。//

另外一個論據,則為抗爭的歷史數據。在研究範圍內最大規模的25場抗爭,暴力抗爭成功率只有40%,而非暴力的則有70%。但要留意的重點是,決定這種研究的量化方法(quantifying method)要非常謹慎,因爲如何定義運動成功、運動參與人數等等數據,都很大機會存在偏差,以最近「民陣200萬+1人遊行」為例,主辦機構與警方的遊行人數統計偏差極大,主辦機構有誘因把統計人數膨脹(inflate),而警方當然有誘因把統計人數壓低,所以要真實量化運動參與人數存在一定困難。因此,這類研究多數會由大學或研究機構等有較多資源的機構進行。

趙教授的文章還有其他枝節,有興趣可參閱其詳細內容(link附在comment之處)。要明白當中數據,始終需要了解基本計量分析原理。因此,我十分重視此分析技術,亦希望大家能融會貫通,例如對上述的點陣圖、相關性、因果關係、量化方法及要注意的地方加以理解,好讓自己可以與相同或不同意見人士理性討論,解決問題。

在此強調一點,我並無意指出暴力抗爭「無用」,亦相當理解為何會有此現象出現。易地而處,如果我親眼目睹元朗白衣人一拳揮倒跪地求饒的普通市民,或受過警方的不合理暴力對待,別人如何勸告我要和理非也沒有太大作用,因為這些事件的衝擊實在太大,慘不忍睹。本文只想計量分析勝算較高的抗爭策略,供各位參考,亦希望把一直以來堅持使用的計量分析方法應用在香港的嚴峻局勢之中。

(資料參考及圖片源於趙耀華教授信報專欄:《非暴力抗爭比暴力抗爭有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