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寫在2008年聖誔

香港的傳媒天天說著:「海嘯」,天下間哪會天天發生海嘯?感性的字眼說一兩次便足夠了,作為報導,竟然要天天說,而且最近的確是濫用了。同樣是加價,好幾個月前說是「經濟暢旺」,一夜裡都變成了「逆市加價」。是人是鬼都是你自己自圓其說的,還叫做新聞嗎?利用「慧科」搜尋,從年初直至九月下旬,選取了下面a)至k)十一項標題和引文,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失憶了還是眼花了?

a)
2008-02-13
頭條日報
標題:新年高級消費品銷售增兩成
「經濟好,市民在農曆新年開心消費,零售市道暢旺。」

b)
2008-03-22
香港商報
標題:經濟好復活節長假無懼加價 外遊旺爆航機升降破紀錄
「今年本港經濟暢旺,市民外出旅遊意欲旺盛…」

c)
2008-04-01
鉅亨網
標題:經濟暢旺香港50%居民月入3萬港元灣仔家庭最富貴

d)
2008-05-29
蘋果日報
標題:今年首季4%打工仔跳槽
「經濟好,打工仔趕跳槽。」

e)
2008-06-23
頭條日報
標題:公大畢業生平均月薪1萬
「經濟暢旺,大學生畢業後多獲機構青睞,甚為吃香。」

f)
2008-07-06
太陽報
標題:台灣婚紗照加價仍旺場
「結婚節主辦單位黃彥明表示,現在「經濟好、樓市低」,不少人結婚。」
「承辦商指現時經濟好,最多人選擇五千多元一圍的中價酒席。」

g)
2008-07-11
香港經濟日報
標題:「經濟暢旺,各行各業都面對人手緊張和流失率高企的問題。」

h)
2008-07-22
香港經濟日報
標題:科大內地生吃香 畢業月入2萬整體月薪逾1.3萬 7年新高
「經濟暢旺,畢業生薪酬水漲船高」

i)
2008-07-22
文匯報
標題:佳士得港拍賣額 5年增近4倍
「除因為經濟暢旺外,亦相信愈來愈多人對收藏藝術品感興趣有關」

j)
2008-07-23
東方日報
A32 | 龍門陣 | 滴滴金 | By 易思
標題:經濟暢旺毋忘弱勢
「香港經濟如此暢旺,相信與季節因素有關…」

k)
2008-09-30
東方日報
標題:讀再培訓課程發展更專業
「由於經濟暢旺,商會預計廣告開支仍會有雙位數的增長。」


所以香港報章說「經濟好」、「經濟暢旺」時,不必亢奮,不需趕於消費,急於生兒育女;至最近即使忽爾改口,大談「金融海嘯下」,也不用緊張和憂慮。工作還是要做,飯仍是要吃,書仍然要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經濟環境好壞跟個人經濟能力沒有必然關係。香港報章,推而廣之電視新聞等本地傳媒說的感性字眼,實在沒有需要理會。「financial crisis」便是了,為何非要說成「tsunami」不可?有時間去擔心的話,不如想一想吧,「聖誕節」除了是消費瘋癲、吃喝拉睡之外,還有甚麼更值得珍重的?香港還有「聖誕節」嗎?但願香港真的有聖誕節。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寫在平安夜:何以天天喊「海嘯」?

唸中學的時候,國文老師說,報紙不用天天看,即使天天看,也不用細看。所以說,某某每天看四五份報紙,一點也不誇張,講究的只消是閱報的角度,閱報的方法。搶劫、罪案、自殺、政商界議論、股票價格升跌,每天都發生,將時間、地點、人物抽起不管,內容都幾乎一式一樣。加上電腦、電話、電視機、車裡的螢光幕,無論足不出戶,或者是上班下班的途中,稍稍省察一些,許多時事和資訊馬上可以隨手拈來。

既然如此,報章在今天的價值和角色,需要仔細加以審度。愚以為報章的作用,與其是提供訊息,不如說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手段。一九九七年以前,我們叫美國的University of Michigan 做「密芝根大學」,最近幾年報道大都改了口,變成「密歇根」。「歇」在粵語唸作「kit」,與英文的發音相去甚遠。分明「芝」這種譯法較符合粵音,偏要依附大陸傳媒唸法。耳濡目染,看多了,聽多了,自己也以為大陸的「信息」、「電信」是正寫,「訊息」、「電訊」還以為是搞錯了。潛移默化的力量真是偉大了,香港人愈來愈多在口語裡提及「中央」、「班子」、「尖子」這些來自北方的詞彙,就是今天愚以為報章的作用了。

近兩個月看報又有另一個奇景,每天必定在本地新聞版看到的字眼就是「海嘯」。根據維基百科,「海嘯」是這樣的: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漢字又稱海溢,韓語來源。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芮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嘯。此外,隕石撞擊也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海嘯等自然災害都會產生次聲波,大象可以聽到次聲波,像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產生的海嘯,由於大象聽到海嘯產生的次聲波,不聽主人指揮,快速離開現場,乘坐大象的遊客才得以生還。


到底香港做新聞的人腦子裡是怎樣想的?「海嘯」既然是從大地震而來,而大地震又不可能每天在同一處發生,何以天天喊「海嘯」?打開報紙,公司裁員、盈利減少這些本來每天都發生的事,例必在前頭加上一句:「金融海嘯下...」。街市裡少了人買魚,上酒樓的人吃少了鮑魚,展覽會少了捧場客,又是因為「金融海嘯」。香港大小機構每天都要聘用新人手,但今天鐵路公司要請人,航空公司加人工,報章便說「逆市增聘人手」、「逆市加人工」。真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同一件事,例如都是物價飛漲,才不過幾個月前被理解為「經濟暢旺」,今天忽然叫做「逆市加價」。閱報的人太認真,肯定會給報章的思想牽著鼻子走。

「海嘯」、「平安夜」等感性用語,是大眾一廂情願接受的字眼,像「平安夜」,大家都知道香港從來沒有這回事,於是報章便說:「平安夜,失身夜」,這又是太天真了,根本哪有這樣的定理?要狂歡,要偷吻,要激情,要破「處子之身」(這也是感性用語),不用等「平安夜」。昨天報章終於覺悟了,好一句「天天都是失身天」(蘋果日報,2008年12月23日,港聞A06)!似乎又是感性的字眼,跟天天「海嘯」不遑多讓。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香港孩子的無奈: 參觀日本的校園

要了解日本和香港兩地教育情況的差別, 前往日本的小學和中學參觀是最好的辦法。談教育制度, 進而討論教學問題, 是一個大題目, 現在只點出三個細小地方, 望能以小見大:

(一)鞋子
(二)洗手盤
(三)球場

細微的地方是日本做得特別出色的地方。日文有兩句說話, 一句是「気配り」, 另一句是「細かい」,都是讚揚體察細微的說話。回到香港的機場, 所謂世界知名的國際機場, 雖然已經夜深了, 抵港航班較少, 但既然如此, 降落的地點為何安排在老遠的地方? 從下機至過關的一段路程, 像走完尖沙咀海濱長廊一樣。及後取回行李時, 由於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許多人都想到一趟洗手間。奈何接近行李輸送帶的洗手間, 剛好遇上清潔時間, 乘客要走往大堂兩邊的洗手間, 來回的路程少說也要十分鐘。分明只有兩班機降落, 為何偏偏在屬於這兩班航機的行李輸送帶旁的洗手間進行清潔?

這兩件小事,當然各人有各自的難處,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正好說明香港當局就是不能做到「気配り」, 處事態度一點也不「細かい」。香港服務行業要成為國際學習的模範, 看來路途遙遠了。



關於日本教育的一些特色, 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略窺一二:
(一)鞋子: 學生一抵校門, 便要按班級更換鞋子, 我們身為訪客, 要自備拖鞋進校, 否則要赤腳步行。到運動場要穿另一雙鞋子, 難怪學校所有室內地方都很清潔。日本的建築都有地台,較地面高一個台階, 地台可以隔開許多街外的塵埃; 下雨天一定不會弄至室內四處污漬纍纍, 衛生環境好, 是讓人感到日本是文明社會的標誌;

(二)洗手盤 : 每個課室外都有一個洗手盤, 每個學生要輪流清潔課室和洗手間。在香港, 家裡有工人, 學校有工友, 怎會想到, 所有偉大的事情都由細小的工夫做起? 自律不是從日常習慣培養起來的嗎?

(三)球場: 普通不知名的中學, 竟有如此偌大的運動場, 在香港真的不多見, 只有數間名校可以媲美。再加上每級只有兩班, 學生的活動空間大得很令人稱羨。香港爭取小班教學, 爭取了十年, 只聞樓梯響。但在日本, 偌大的運動場不過是普通學校的最起碼設施。

日本明顯較香港遜色的, 就是正規的英語課要到中學才開始, 但許多孩子事實上從小學已開始到補習學校接觸英語。所以近年日本社會的英語水平確實提高了, 日本新一代的英語水平其實不低。相比之下, 香港人雖然自誇身處國際城市, 英語能力也不見得好, 看看新加坡人說英文說得那麼厲害便知道香港真的不行了。

站在教育界前線的人都很自然感到, 搞教育政策的人都是虛偽的, 無論政府官員, 立法會議員, 大學校長和大學教授, 他們的子女都不在香港就讀。連搞教育政策的人都對香港教育投反對票, 大家會想到甚麼? 他們對我們下一代有承擔嗎?

這是一些個人對香港教育的看法, 希望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但到目前為止, 若然成為了人家的父母, 而且只有兩個選擇, 一是讓孩子留在香港, 一是讓孩子前往日本, 則無疑在日本長大求學較留在香港好。做中國人的包袱太大了, 常常在嘴邊掛著「釣魚島是中國的」、「中國人要站起來」、「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實在太沉重了。多數中國人, 不過追求吃喝拉睡, 住大屋養番狗開歐洲車, 有錢男人包養女人, 有錢女人掃名牌貨, 這叫做博大精深麼? 許多人都這樣想, 只是不敢說罷了。中國人需要的, 不是愛國教育; 中國人需要的, 是公民教育, 例如不要隨地吐痰, 不要站在廁板上撤尿, 上完洗手間要沖水, 不要在公眾地方高聲談手機等。看見幾個太空人一到香港, 數百個小孩子(看起來不太像)便不住的搖旗吶喊, 覺得很嘔心; 看見日本大城市郊外的大型商場, 洗手間裡最近多了一些中文指示, 教導用者坐廁的使用方法,包括坐立的位置和距離, 不禁覺得中國人在外面真丟臉。

不想連累下一代的人, 應該要想點法子讓下一代活得更像孩子, 少一點包袱, 當然, 更希望以上的想法只是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