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禮物



包禮物是一種學問。

每逢大節日, 許多超級市場和百貨公司都提供包裝服務, 只是包裝的水平可圈可點。只想到包裝時用太多膠紙, 便感到不妥當了。收禮物的人即使想保存包裝紙也感到無可奈何, 要撕開一張張殘餘的膠紙, 恐怕包裝紙已體無完膚了。


看清楚, 包禮物的人一張膠紙也沒有用過。



最可惡的, 是很多店員喜歡在禮物盒和包裝紙之間先貼一張膠紙來固定, 這下糟了, 包裝紙保不住也罷, 連禮物的外觀也受到損害。不過要數下品, 還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夥子, 居然連價錢牌也未磨掉, 便急不及待要替禮物穿上外衣了。



日本的包裝是一門藝術, 當然他們也講究速度, 笨手笨腳的人絕對不能擔當這種差事。包裝好比銷售鏈臨門一腳, 無論運輸過程如何有效率, 服務如何體貼入微, 但是最後的一重工夫稍有瑕疵, 對日本人來說, 就是失禮, 真所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包裝之為藝術, 我認為是因為日本人在包禮物時自覺或不自覺地恪守兩大原則, 首先是包禮物不一定需要膠紙, 上品是不用膠紙也可以包得紥紥實實的。其次是禮物紙和禮物盒在包裝和拆封的過程裡不可以有損壞。光是快, 做出來的成效不好, 是次貨。觀賞日本人包禮物, 又熟練輕巧, 成品又精美無瑕, 便了解甚麼叫做敬業了。

許多批評日本貨過度包裝的人, 不知就裡的人聽起來還以為禮物紙內空洞無物。但實情是揭開謎底後另有洞天, 一樣教人拍案叫絕; 中國有很多東西表面上很宏偉, 很巨大, 很精美, 但是揭開其中, 卻醜態百出, 真面目畢露, 標籤為「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也不太過份吧。再說從環保的觀點看, 香港許多包裝用料, 例如月餅的膠托盤, 麵包外的膠袋, 拆開後無所用, 回收分類又不清晰, 只有掉進廢紙箱一途。

收到日本友人送來的鏡餅, 餅香甜美不用說, 禮物紙因為完整無缺, 實而不華, 可以拿來用作紙書套, 小心保存的話, 紙書套一用起碼可用上半年。常言道「循環再用」, 只有討人憐愛的東西才可以自然而然叫人留住, 怎會捨得把禮物紙隨便丟棄?

甚麼叫做環保? 講得極端一些, 就好比有些人的家裡堆滿雜物, 捨不得棄卻, 外人眼裡盡是一屋垃圾。對著這些人,你便會明白, 「環保」二字, 是不需要刻意灌輸, 不需要特別教育或者再教育的。喜歡垃圾的人, 天天抱著垃圾睡覺, 對這個人來說, 仍然是一種自我陶醉的享受。所以關鍵就是把它製造出來的人。日本人搞環保比中國人成功, 原因就在這裡。


禮物紙完全開封, 紙身仍然完整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