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立場新聞: 如是移民外國是二等公民,留在香港是幾多等公民?(區家麟)

(轉載)

區家麟:  如是移民外國是二等公民,留在香港是幾多等公民?

2020年7月27日

朋友讀完《惡法日誌》這篇〈移民.難民.BNO〉後說,移民外國,很多人覺得自己變成「二等公民」,難道你能肯定留在香港就不是二等公民?
這幾日突然記得,那封綠色的報稅表信,我還未填,也沒有心情去填。我每次見到這封信就爆粗。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奉公守法交稅,但這個政府我們無份選出;立法會往日叫做有票你投,但我們交的稅就給眾位高薪厚祿的 DQ 主任去剝削我們僅餘的選擇,立法會高坐廟堂之上的主席都是多屆政治殘廢餐收成期人士,你說香港人是幾多等的公民?
美國的黑人尚有資格投票選總統,香港人連一個小小的市長都無權投票,如果美國黑人叫做二等公民,你說香港人是幾多等的公民?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交足稅,這個政府攞錢去買水炮車買大陸催涙彈,槍桿子出政權,警察無監督無制衡;我們交足稅,養一堆敎育官員同香港人的子女洗腦,你說香港人是幾多等的公民?
市民辛辛苦苦自律防疫,人人撲口罩戴口罩幾個月,原來這個政府背後中門大開,讓機師船員快樂進出,特區政府不堵塞漏洞大家都不知道,原來香港防疫寬鬆,成為海員換班天堂,幾近零檢疫,原來寬鬆到連無貨在香港上落的遠洋輪船照樣在香港換班。如此無掩雞籠,「心存僥倖」,這個政府的利益究竟向誰傾斜?政府明明有幾個月時間準備應對新一波大爆發,仍然陣腳大亂,原來其實一早準備好倚賴內地物資檢測與各種援助。香港人,感恩的時間到了,你以為自己是什麼公民?
聽說香港人「回歸祖國」之後「當家作主」,大家看得清楚,「當家作主」的是西環,小林鄭只是一個不稱職的傀儡。大戰略是「留島不留人」,你以為自己是什麼公民?
很多香港人不能用手投票,惟有用腳投票。愛國者們常說,你不喜歡香港就走;現在英國政府給 BNO 資格人士移居途徑了,計劃移民的人,正為人生大遷徒而煩惱與不捨,但這幫權貴們喊打喊殺,誓要施展法律武器大報復,千方百計玩殘想走的人。
這已經不是二等三等四等公民的問題,你有沒有當過香港人是人?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陶傑: 三浦春馬的天空

轉載: 陶傑Channel,2020年7月23日

日本紅星三浦春馬自殺逝世,年方三十歲。
 
各種各樣的猜測:兩年前他失戀,從此人生目標茫然。他曾經極力掙扎就想退出娛樂圈,回到家鄉務農。這樣的理由應該是真的,純樸得令人傷心。
 
有一點證實:生前向經理人投訴,要擔演的電影和電視劇太多了,他想演好每一個角色,但沒有時間揣摩戲中的人物內心世界,總覺得交出的是匆忙的行貨,對不住觀眾,也對不住藝術。
 
三浦春馬演的許多影視產品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漫畫愛情角色。「戀空」一度風魔。但他嚮往的空間是另一層次。他曾演出過舞台劇「罪與罰」,飾演杜斯妥耶夫司基筆下那個殺人的大學生。這齣戲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而且是話劇,了解三浦春馬的悲劇性格,他肯接這齣話劇,應該喜歡這部戲,是一條線索。

如此重負,若可放一年假,去英國演一齣舞台劇,像羅蘭士奧利花、伊恩麥凱倫,再回日本,身心當可解脫。
 
在「神探伽利略」中,他演福山雅治的少年角色,從此與福山成為好友。一切也有社交距離,從前曾把酒共話,此後雁行折翼,師兄傷痛。
 
年少盛名,人生贏在起跑線,本是生命的大贏家。擁有名利,活在日本,命運之神的眷顧,一早就給他際遇的滿分。

從前在香港,做明星這一行,只怕不夠Job,一天趕戲七八組,視之為成功;三浦春馬卻覺得是負擔。這個年輕人性格內心不簡單。
 
如此一個潔淨整齊的青年,他的前度女朋友若可以陪他多行一程,紅地氈走上教堂,應該是一位不錯的丈夫。對藝術的追求,於人生的思考,難得地他在掌聲鎂光燈之外找到一個幽暗的角落坐下來,拼命思考答案,但他想不出來。
 
三浦春馬最好的電影,應該是小說改編的「永遠的零」。安逸一代的日本少年,由一個臨終的老人聽他外祖父從軍的故事,心潮起伏,想起國家的前途,日本下一代的使命。他聽完,茫然仰首看天空,飛機的引擎聲響起,想通了遺事中的意義。

一切明明都好像領悟了,包括角色、劇本、主題、以為「永遠的零」裡於生命的悲劇意義,三浦演得出色,令觀眾相信銀幕下他一定參悟了甚麼。
 
三十歲就走了,燦爛而短促。夏目漱石說:「人生二十方知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處必有暗;三十而知明之處暗也更多,歡濃之處,哀愁更重。」

三浦的作品曾來香港海港取景。去年五月在香港留影時,香港尚未送中,尚無「國安法」,香港和日本都沒有病毒,這片冰淇淋外的風景,正孕育着即將來臨的風暴。

他說過死後會變成天空。那麼就分一角天空,留在香港人的心裏吧,以三浦春馬命名,以後若香港的海港仍見到一次日落,一抹晚霞,就知道是誰為香港留下的簽名。

國際金融中心之死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7/19/n12266614.htm

2020年7月21日 星期二

陶太郎: 走向珍珠港的前夜:中美如何避免戰爭?

轉貼:  陶太郎,2020-07-19

通過這幾天的文章,我發現一個令人憂慮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民眾根本沒有對美開戰的思想準備,大多數中國人雖然急欲挑戰英美的霸權,但卻缺乏昭和時代日本人的戰爭決心,或者說他們試圖在正面挑戰英美的同時,卻幻想英美不敢對中國施加類似於1941年7月日本那樣的殘酷制裁,實際上,這樣的思維是站不住腳的。外交問題上,最容易釀成不可挽回錯誤的思維就是,總是傾向高估自己的膽量,同時刻意低估敵人的決心,特別是面對的敵人比自己更強大(或者敵人認為自己更強大)的時候,尤為如此。
從去年開始,我就常常推薦很多體制內涉及外交部門的朋友,多多閱讀《通向珍珠港之路》、美國駐日大使格魯的《使日十年》、日本前外長重光葵的《外交回憶錄》和《中日戰爭中的日英關係》這四本書,目標不是為了了解歷史,而是為了避免與美國的戰爭,如果我們真的想避免與西方戰爭的話。
  在這四本書裡面,集中闡述了外交工作的細節。即一個在遠東無可置疑的霸權國家日本,如何勇猛地激起遙遠的英美不遠萬里與之決裂,並走向戰爭?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這些外交細節的記錄,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華盛頓最親日的商人如莫拉曼、政客摩根索如何一步步從維持對日貿易變成了力主對日禁運的強硬派,倫敦那些最親日的外交官,如西蒙、克萊琪,如何從日英親善的擁護者,最終變成對日戰爭不可避免的鷹派?
我們絕不能將這一切外交災難的源頭歸結於日本精英的無能和傲慢,實際上,日本精英並不愚蠢,無論是他的軍部領袖,還是他的外交官,都是當時一等一的精英。近衛是日本貴族精英中最優秀的人才,西園寺最傑出的學生;佐藤賢了、白鳥敏夫從小都是頂級學霸,智商超人;松岡洋右學貫中西,聞名東洋。這些人沒有一個是蠢材,放在今天,都是清華北大哈佛耶魯最頂級的人才。
  然而,即便如此,日本外交在他們的領導下依然在1941年7月走向了對美戰爭的邊緣,最終不得不硬著頭皮走向珍珠港。
我們也絕不能將英美政客視為戰爭瘋子,蓄意挑起戰爭,以毀滅日本,實際上,無論是丘吉爾,還是羅斯福,他們都極端害怕與日本的戰爭,他們恐懼對日戰爭,但他們依然走向了戰爭。所以,雙方對戰爭的恐懼並不足以避免戰爭——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哪怕是到了1941年,英美政商界都真的很想在東亞跟日本做生意。
  “我向您保證,大英帝國絕無與日本開戰的企圖,英國人民對日本人民始終抱有如一的深情,請您務必轉達我的善意。”
  ——1941年溫斯頓丘吉爾接見日本駐英國大使重光葵
  “對日外交的任何行動,都必須以避免戰爭為第一要務”
  ——1941年3月,美國國務卿赫爾致電霍恩貝克
  然而,歷史的淵流比任何人想的都要快,也將超出任何人的主觀祈願。
1937年11月,在布魯塞爾討論日本遠東問題的會議上,美國是最不願意得罪日本的;但到了1938年底,當武漢勝後的近衛內閣宣佈在中國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時,美國就開始向蔣介石政府發出第一筆貸款,首次站向了日本對立面;1939年,當日本軍隊佔領海南和南海島嶼的時候,美國宣布廢除日美通商條約;1940年6月,當日本外長廣田宣布對南洋享有天然權利時,美國發動了對日本第一次禁運;1941年7月,當日軍進入印度支那南部時,英美對日本發動了海上石油禁運和資產凍結——當對美談判無法成功之後,日本最終發現,他只能走向戰爭。
  從1937年11月美國在中國問題上對日友好,到1941年11月南雲艦隊駛向珍珠港,歷史洪流的改變需要多久?不多,四年而已。
這些年來,我翻看昭和日美外交史的時候,常常最想探明的就是最終迫使日美走向決裂的那個節點——譬如美國、英國、荷蘭、中國如何在1940到1941年建立扼殺日本的ABCD聯盟的?以及哪項事件促成了這個原本只有對話機制的架構變成了實際軍事外交協調?更重要的是,哪項事件促使英美下定決心不惜巨大代價發起對日本的毀滅性禁運? ——要知道,英美對日石油禁運後,英國遠東油企、荷蘭印尼油企、美國西海岸油企幾乎全部瀕臨破產,並面臨著日本海軍的攻擊,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經濟自殺。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我知道,今天的中美貿易談判,絕不同於20世紀的八十年代的日美貿易談判,當前的中美交涉,實際上類似於1939年7月-1941年12月7日之前的日美交涉——也就是說,當中美關係越過某個節點後,就必然會面臨類似於1941年7月的日美間巨大製裁風險,即雙方將不惜一切代價打擊對方,最終不得不走向戰爭。中國必須有這個危機意識,絕不能像當年昭和精英那樣妄認為不可能發生,那是和平人在準戰爭時代裡極端幼稚的認知。
1938年8月24日,日本頂級經濟外交智庫專門在《日本經濟年報》(第38集,162-165頁)撰文中分析了美國對日本大規模禁運的可能性,基本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對此的樂觀預期,這篇文章認為:
日本進口乃是美國加州原油企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對日禁運將嚴重傷害當地經營者的收入;西太平洋沿岸大批廢鐵銷售企業純粹依靠日本的訂單維持,對日禁輸將激發他們的強烈不滿;至於日本對美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生絲,美國也無力禁運,因為其國內企業短期內不可能找到替代國,禁止輸入會迅速傷及美國製襪業者,這是勞工密集行業。在日方看來,這些禁運都會造成極為不利的選舉影響,另外,日本智庫還認為,即便美國禁止輸入,日本還可以找到第三國轉運。

1940 年3 月23 日,針對美日無協議後的貿易情勢,時任日本首相的知美派米內光政發表公開講話,他表示:“美日兩國的經濟分離和相互禁運對雙方都是一個極端嚴重的問題。如果走錯一步,兩國就都要面臨危險。我不相信美國會冒險對日本實行全面禁運。”
當年的日美談判實際上也分為兩次,1939年7月美國廢商約到1940年正式廢約,雙方主要進行的是經貿談判;從1941年7月美國對日本全面禁運封鎖和凍結資產後,日美進行的主要是政治、軍事、經貿談判,此時經貿問題已經不僅僅是經貿問題,而是與政治、軍事問題掛鉤,美國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條件,經貿問題與政治軍事捆綁。
這與中美交涉其實是很相似的,未來,無論美國政府誰上台,我相信中國都會與美國進行新的談判,但這次新的談判將與2018-2019年的談判完全不同,經貿問題將會政治、軍事問題掛鉤,談判的艱難必將倍增,談判失敗的後果也將更嚴重。
當然,我並不認為,當前中國一定越過了“南印度支那的外交節點”(指日軍1941年7月進入印度支那南部,迫使英美對日本進行海上石油禁運和資產凍結,日本不得不在屈服與戰爭中抉擇),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無疑的,那就是中美外交,離這個風險點並不遙遠。
  凍結中國資產這個選項,在當前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建議並被討論,這就證明這不是一個空洞的威懾。
  在1940年2月,關於英美荷三國對日本發起海上石油禁運,當時來看,主要有三個難題:
  第一,大量英美荷油企將會破產,商界強烈反對;
  第二,荷蘭人不願意參與,恐懼日本攻擊;
  第三,英美不想與日本開戰。
  這三個選項在當時日本社會廣為熟知,也確實是事實,並極大阻滯了英美荷採取行動。但是,到了1941年7月,這些阻礙就全部被克服了。英國駐美大使法里漢克斯的回憶錄集中記錄了當時英美對日本毀滅性制裁是如何決定的。說來令人諷刺,美國財長摩根索和法里漢克斯吃飯,席間,摩根索嘲諷英國人對日本的妥協,並哀嘆蔣介石的困難,法里漢克斯反諷道,你們美國人不也在向日本出售石油嗎?摩根索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們將切斷日本人的動脈”。兩天后,當英美施壓荷蘭人參與後,列強石油製裁令頒布,同時凍結了日本的所有資產。
由於這條法令是突然襲擊,而且此前羅斯福還專門強調美國不會對日本進行海上石油斷絕,結果卻是如此令人意外,整個日本社會陷入恐懼,按照美國大使格魯的說法,每天前來求情的日本軍政官員幾乎踏破了駐日大使館的門檻,某位日本海軍將領甚至害怕得當場顫抖哭泣,是啊,一個天真傲慢的民族即將不得不在恥辱與滅亡中做出選擇,軍人的哭泣又能改變什麼呢?
當歷史走到這個時候,昭和男兒如果不願意放棄大國雄心,那麼除了走向珍珠港,已經沒有其他出路了(與日本不同的是,蘇聯在美國的大規模禁運下,沒有選擇戰爭,而是放棄了統帥世界的雄心,走向了崩潰)。四年,改變世界足夠了。說起來,從2016年到現在,時間也不短了。
  日本不幸的教訓是什麼呢?當從2018年到今天,這麼多事情發生後,就絕不要太天真,絕不要以為不可能,絕不要認為英美很仁慈,絕不要認為英美很膽怯——歷史將會無情地嘲諷並打臉這種想法,1941年7月,當英美禁令傳來之後,面對全民的絕望,一位日本經濟學家切腹自盡,因為他曾向自己的國家保證,英美絕不會這樣做。
  在走向珍珠港的前夜,我們必須意識到戰爭是可以爆發的,不是我們願不願意,而是我們不得不。珍珠港不是一個空洞的歷史概念,而是存活在現實中的某個節點,她必須寄存在我們的頭頂,如同一柄懸劍。無論是為了戰爭,還是和平,她都能帶給我們無盡的幫助。
  那一次,大和民族選擇了拔劍奮起。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國難臨頭,美帝羅斯福傾巢出動,我昭和的男兒毫無懼色,決心討伐美帝,為天下伸張正義”——1941年11月,南雲艦隊駛向珍珠港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記憶力

「60代と20代で記憶力に大差はないという事実」
 
驚きですよね?
人って、歳をとるほどに記憶力が落ちると思っていました。でもどうやらそれは違うみたいです…

ドイツの心理学者エビングハウスによれば、人の記憶力というのは年齢によって差が出るわけではなく、覚えてから時間が経つにつれ自然に忘れていくものだと言います。
 
人の脳は1度勉強したことを
 
1時間後には56%忘れ...
1日後には74%...
さらに1週間後には77%...
1カ月後には79%を忘れる
 
これをエビングハウスの忘却曲線といいます。
彼の研究は、人の脳がいかに忘れやすいのかを表しています。
 
しかし、いくら研究結果がそうだとしても、「現に自分は忘れっぽくなってきている」と感じる方は多いと思います。
 
学生の頃は、勉強したことを復習することで何度も脳にインプットする機会がありました。でも大人になってそんな時間は取ませんよね?
 
日経ウーマンの読者アンケートによれば、働く女性の4人に3人は「記憶力が落ちていると思う」と答えているほど。
 
でも、この記事を見ている方はどうか安心してください。
冒頭でもお伝えした通り、記憶力というのは年齢のせいで落ちているのではなく、その「方法」が悪いだけなのです。
 
現にある「方法」で多くの人が記憶力を劇的に向上させている事例があります。
 
例えば、
 
「たった30分で初対面の28人の名前を覚えられて、驚きました!しかも、今でも全員分の名前を覚えています(笑)」(山田雅彦さん50代)
 
「受講してみて1日で本1冊を覚えられて、自分の脳に感心しました!これなら誰でも覚えられると思います!」(井口圭子さん50代)
 
「3歳と6歳の子供にこの方法を教えたところ、たった1時間で絵本1冊覚えてしまいました!」(中川龍一さん30代)
 
私自身記憶力が人一倍悪く、コンプレックスを抱えていましたが、この方法を使って記憶に対する概念がガラっと変わりました。
 
この方法はスタンフォード大学の研究でも効果が証明され、普通の脳トレと比べて3.2倍以上の差が出ることが分かっています。
 
もし、記憶力を高めることに少しでも興味があるなら、この無料モニターを試してみませんか?
 
全5回にわたって、記憶力を高める具体的な方法を解説しています。
 
興味がある方は有料の講座も試してもらえたら嬉しいですが、無料モニターの内容でも十分価値があると思いま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の登録だけですぐに講座が提供されます。
 
今月末で募集は終了となりますので、この機会をぜひ活かしてみてくださいね。

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陶傑: 香港最後的一天?

(轉載: 陶傑Channel,2020年6月30日)

今日是2020年6月30日。有人說是香港真正最後的一天。
但我相信香港的生命,由香港人自己來定義。你放棄,香港就完結,你不放棄,香港就會活下去。
但當氣候和形勢轉變的時候,你也要改變。因為「改變」(Change)這兩個字,涵義很豐富。還記否一年前的 Be Water?
Be water,就是像水一樣,有所變,有所不變。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結構不變,但隨着炎夏寒冬,液體、固體、氣體,其存在的形式,卻可以改變,而且應該變。
水就是空間、道路、生命。只要參悟此一道理,就明白香港沒有 Deadline,1997 年不是,2020 年更不應該是,將來的 2047,更不會是。
看看眼前水陸相依的世界,無論留下,還是短暫的離開,天空海闊,只要人在、心在、義在,即使走了,也會回來。
離别是為了重聚,大動若靜,大善若水,明天只是另一日,香港不死,只要你活下去,這個天涯海角都令人心魂寄繫的小墟。

沈旭暉: 香港曾經一時的海洋性格

https://www.hk01.com/01%E5%8D%9A%E8%A9%95-%E9%A6%99%E6%B8%AF%E5%9C%B0/65552/%E6%9B%B8%E8%A9%95-%E9%A6%99%E6%B8%AF%E6%9B%BE%E7%B6%93%E4%B8%80%E6%99%82%E7%9A%84%E6%B5%B7%E6%B4%8B%E6%80%A7%E6%A0%BC

陶傑: 小抖音、老男人

(轉載: 《蘋果日報》,2020年7月1日)

印度報復邊境石戰,宣佈取締五十多款手提電話App,除了禁用微信,還包括風魔一時的「抖音」,外面叫做TikTok。

印度聲稱中國的App上載手提電話,都吸取用家的私隱,另有用途。

印度IT非常先進,唯中印邊境高原,一日不動手,TikTok和WeChat就一天不會危害印度十三億人的私隱。死了二十名官兵,印度才突然發現中國的App有問題。此一東方邏輯不知如何由古印度的婆羅門教演繹過來,甚為奇怪。

不過西方文明國家專家公認:抖音亦即TikTok,實是低端人口沉迷的玩意。

本來已經有YouTube,再有Instagram,已夠耗費光陰,再來這樣一款讓生來平庸渺小的人,動兩片嘴皮,配一段天王歌曲,扭動腰肢或穿露胸裝,仿效猴子動作自拍,即有萬千Like,迅即小圈子上位。

但「抖音」在全球低端人口渴慕一舉成名的動物本能之下,迅速變為一個「孌童金魚缸」。根據統計,最熱衷自玩抖音的是年輕女子,尤其以未成年少女更多。她們受了美國America's Got Talent之類的電視綜藝成人Show洗腦,覺得自己也可來兩下子。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剛開始發育,學着塗口紅、衣着暴露,兩截腰裙露出肚臍和一對大腿,迅速在手提電話網絡吸引全球老男人孌童癖圍觀的人肉市場,熱鬧過武漢野生動物市場。

即「抖音」可打造大量音樂小女孩天才,但同時也令全球六十五歲以上的老男人,個個可以做拜登。

不論德國、美國還是墨西哥,老得坐在輪椅上,還可手持一部華為,因為TikTok,心底裏一團熄滅了的火焰又燒了起來,張大嘴巴,嘴角掛着一絲口水,一隻手在顫抖。正能量一點來說,對於世界,其實有建設性。

上一代的人教導子女要愛惜光陰。生命就像時針走動,滴達滴達TikTokTikTok,一分一秒在無聊空虛中就溜走了。

帕米爾高原一通狼牙棒、幾塊石頭,好像終於令印度參悟了釋迦牟尼菩提樹下當年想到的智慧,一怒而掃場。從此沒了TikTok,孟買加爾各答的青少年自殺率恐怕會抑鬱飆升。

這個世界積聚粉絲很容易,其中的粉絲也可以做小天王,也聚集了許多小粉絲。於是炮聲隆隆,快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