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直資制度

APM730
2013年6月18日

直資制度在十多年前推出後,無人問津多年,只有數間傳統愛國學校和私立買位學校加入。當年「津校」和「直資」最大的分別,是前者受政府「包底」,老師有優厚的公積金退休保障,弱點是學校自主性低,人事編制不能改,但在「穩定」的大前提下,沒有學校願意冒險,跳進一個資助只按學生人數計算、政府不會包底、而老師也再沒有鐵飯碗的制度。


因此,早期的直資制度,是在較僵化的津校制度下為少數學校拓展空間,並非是為了「製造階級矛盾」,當年的傳統名校也對直資有點不屑。這態度在今天全面扭轉,是基於兩個政策。第一是教育局在2001年修訂機制,將直資學校可收的學費上限由原來的「平均單位成本三分之二」,上調至「二又三分一」倍。

這才是「貴族化」的關鍵。舉例說,今年的高中學生單位成本是$44,546,按上述計算方法,直資學校理論上可收取的學費上限,是$44,546乘二又三分一,即$103,792。把政府資助和學費上限兩方面收入加起來,直資學校可享用每位學生$148,338的最高總收入,比津校多兩倍。這個忽然寬鬆的政策,吸引了傳統名校的眼球,並視之為「救星」,因為直資既可自主收生,保護校譽,也可取得更多經費,對學校完全沒有壞處。

第二個吸引名校轉制的政策,是學校必須成立法團校董會。這政策令教會不快,認為是減少辦學團體對學校控制的惡法,天主教教區提出司法覆核。在司法程序中,為了逃避成立法團校董會,多所名校已「用腳投票」,轉制直資做逃兵,不受津貼制度規管了。

過去十年,香港金融地產旅遊高速發展,貧富懸殊加劇,社會分化,名校學額少,集中取錄校友子女和社經地位優越的家庭已滿額,難怪直資小學只有1%是綜援學生。十年樹木,十年直資政策,名校學生同質化;同期,城市士紳化,名校在舊區,這些老區也因市區重建政策加速換血,基層市民被迫遷出,樓價萬元一呎,中產新貴遷入,而直資學校都歡迎這些孩子。「貴族化」、士紳化一環扣一環,看似順理成章,但原來製造了階級矛盾和社會不公義,這是否在主事教育官員的意料之中?  

[黃英琦 ]


-----------------------------
[案]

不能怪傳統名校一窩蜂轉成直資, 跟大學一樣, 這現象都是教育產業化的結果。辦學要講成本效益, 要講收生質素, 要生源, 也要財源, 最好有更大的自主權, 辦教育的老師, 如果沒有自主權, 就很難貫徹教育理念。都怪主事教育政策的人越俎代庖, 把教育政策置於市場調節機制之下,  這是死穴所在, 十多年了, 萬劫不復, 還能夠改變嗎?

香港的城區士紳化, 不自量力的人仍然要想辦法擠進去就是不智了。鄰近地區其實有高水準低房價的選擇, 為何仍然困於其中? 這不是固執還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