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誰更應該反省?

民族狂躁症, 產生太多不必要的悲劇。看大陸一些暴民走到別人的大使館門前, 高聲喝罵之狀, 一副潑婦罵街的模樣, 外國人看見, 不過是一小撮頭腦簡單的網民在鬧事。因為集體過度亢奮, 才會因為兩隻船在海上碰撞,最終引發許多非理性的行為發生。

尖閣諸島(即中國仍然堅稱的所謂「釣魚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便有主權之爭, 爭拗無日無之是一件事, 但是中國一小撮暴民把不滿宣洩到日本人學校、日資企業以至日本國內的公共機構, 便顯示了捉錯用神的荒誕。人們打了你的左臉, 你不聽主耶穌的訓誨, 讓對方再打你的右邊臉也算罷, 你忽然神經錯亂, 找了一個小孩子來痛揍一頓, 就是非理性的行為。顯然, 這是一個大國缺乏自信的幼稚舉措。

甚麼叫做理性? 看看日本國內的主要報章社評, 便是最佳的學習典範。

例如上面的《朝日新聞》, 取態則比較溫和, 而且還高度讚揚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對推動兩國和平的貢獻; 反觀下面的《產經新聞》, 一方面抨擊日本政府處事不夠強硬, 更嚴詞指責中共政權是導致撞船事件升溫的主謀。在政府操縱傳播媒體的國度, 報章的取向一言堂, 稍稍偏離主流見解的聲音就馬上成為箭靶; 相反在民主開放的一等國家, 國民完全有自由根據雙方理據取捨, 理虧的一方自然會被大眾唾棄, 不用等中國「冀青」特意出來指責日本報章渲染事實。是非黑白, 國民自有發表意見和立場的空間, 不用外國人說三道四。

所謂「主權爭拗」, 中國主流的取態數十年如一, 依舊是那句慣用的陳腔濫調, 好一句「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公元7世紀正值盛唐之世, 今日俄羅斯大片領土, 包括吉爾吉斯坦(Kyrgyzstan)、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 還有阿富汗(Afghanistan), 以至北韓部份地區, 都是唐朝的疆域。至二十世紀初年, 今天的蒙古共和國全境一併屬於中華民國。勉強以「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個理由抗辯, 卻無視那些島嶼分明有很長的時間實際上已不再屬於中國, 那就等於聲稱, 阿富汗和蒙古都是中國的領土。如果這樣說的話, 肯定會世界大亂, 因為意大利人也可以聲稱, 整個歐洲也是意大利人的, 因為歐洲大陸自古便是羅馬帝國的領土; 荷蘭人也何嘗不可以抗議漢人搶了他們的福爾摩莎(Formosa)?

中國人為了證明這個「古以有之」, 真的用心良苦。今年6月22日《都市日報》便刊載有人尋回清代沈復《浮生六記》中的《海國記》, 說明「發現」鈞魚島的時間為1808年, 「比日本人早76年」。有人以此作為證據, 說明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早「發現」這個島, 於是推論中國擁有主權。這又是幼稚的想法。發現美洲新大陸者是誰? 是今天的美國人、加拿大人嗎? 都不是。單憑最早發現一個地方便能馬上擁有主權的話, 世界版圖應該要趕快重新規劃才是。起碼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的領土應該比今天大上很多倍了。

況且, 1808年是甚麼年代? 清廷是滿族人, 以當時的觀念, 滿族是外族人, 跟元朝蒙古人管治中國一樣, 漢人恨不得想辦法趕走他們為快。外族人佔領了一個地方, 到後來因為國力衰弱, 給另外一個國家佔領了, 是歷史恆常的現象。所以忽必烈(Kublai Khan)雖然建立起橫誇歐亞的龐大帝國, 可是他老人家亡故後, 帝國便四分五裂。今天的蒙古人可曾對中國人、歐洲人聲稱:「趕快歸還我邦自古有之的聖土」? 現代社會講求法律依據, 早於明治初年已屬於日本領土的尖閣諸島, 至1972年美國也是依照國際法將尖閣諸島的主權交還日本。與尖閣諸島共享一百多年歷史長空的日本, 跟十八年前才匆匆立法聲稱主權的中國相比, 日本管有這些列島的歷史, 肯定比中國悠久。日本人才有資格講「古以有之」這句說話。


至於把撞船事件跟東海油田紛爭、神戶動物園熊貓死亡事件、日商收購香港西貢海下灣等混為一談, 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干的事情, 中國人硬要把這些事情捆綁起來一起處理, 還「義正辭嚴、正襟危坐」地說姑勿論帶來多少金錢上的損失也不打緊, 誓要杯葛到日本旅行云云。這些想法, 簡直莫名奇妙。看見香港有團體因為撞船事件, 紛紛拉起標語, 痛心疾首, 大叫「打倒軍國主義」, 便感到很可笑, 兩艘船隻碰撞, 跟「軍國主義」何干? 中國人間歇性「上綱上線」這個老病又發作了。無論怎樣去看今天的日本, 都跟「軍國主義」拉不上任何邊緣。要日本男人少一點到歌舞廳玩樂還可以辦得到, 要他們聽政府拿起槍、上戰場, 恐怕比畢菲持(Warren Buffett)說服中國富豪捐掉家財難上百倍。

斜陽映照中環交易廣場,對面的日本語文化協會依舊人聲鼎沸, 是前來上課或者剛剛下課的學生不住的出出入入。他們才不管上面那些無稽的報導, 繼續享受日本文化的美, 欣賞日本文化的可愛和深沉。不管東海一帶碰多少次船, 日本貨依舊是充滿創新、帶來驚喜和滿足的源頭。太古城依舊人流如鯽, 幸好香港人大多還是頭腦清醒的。無謂的政治論爭, 多談對健康無益, 還是不用理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