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アジア四小龍

アジア四小龍(アジアよんしょうりゅう〈アジアスーシャオロン〉、亞洲四小龍亚洲四小龙朝鮮語아시아의 네 마리 용)もしくはアジアの4頭の虎(アジアのよんとうのとら、英語Four Asian Tigers)とは、韓国台湾香港シンガポールの高度な市場経済及び先進経済に関連して用いられる用語である。これらの国・地域は年7%を超える異例の高成長率の維持及び1960年初頭 (香港は1950年代半ば) から1990年代までの急速な工業化で知られる。なお「小龍」という呼称は本概念の提唱当時、既に高度経済成長を遂げ先進国となっていた日本を「アジア唯一の大龍」に見立て、それに次ぐという意味合いで名づけられた。21世紀までには前記の国・地域は競争上の優位性に特化し、先進国・地域及び高所得国・地域に発展した。例えば、香港及びシンガポールは世界をリードする国際金融センターであるのに対し、韓国及び台湾は製造情報技術で世界をリードしている。こうした経済的成功談は、多くの発展途上国の、特にTiger Cub Economiesの模範としての役割を果たしてきた。

空屋筆記: 「你這個撿尾刀!」

轉載: 《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2022年7月27日

「能成功受孕的精子只是剛好撿到尾刀」

從小我們都被灌輸說精子能夠成功受孕,是跟數億個精子競爭中脫穎而出,只有最快最強壯的精子才能夠成功受精。
⠀⠀
大人們用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從開始就是一場競爭遊戲,你不幹掉別人,就等著輸掉遊戲,所以,你也要努力贏過其他人。
⠀⠀
但其實精子卵子根本就不是這樣子受孕的。(被冤枉的精子跟卵子)
⠀⠀
如果只要有一個最快最強壯的精子就能夠成功受孕,那為什麼睪丸要生產那麼多精子,而不試著生產少量更強更壯的菁英精子呢?
⠀⠀
只要游的最快,找到通往卵子的路徑,最先抵達卵子的精子,就能夠成功受精嗎?
⠀⠀
沒有,他們會死掉。那些先到的精子都死了,犧牲了。
⠀⠀
精卵受精其實並不是一場競爭遊戲。可能更像是一群勇者聯合起來要合力克服障礙打倒大魔王才能夠成功破關解救公主的合作遊戲。
⠀⠀
最先抵達的精子根本無法穿過卵子的外殼,精子們會嘗試著用頭上的蛋白酶去溶解卵子的外殼,試著鑽出一個孔洞,蛋白酶用完了,精子力竭死了,可能連一個小縫都沒有,就要由其他精子接上繼續進攻。(畢竟卵子的體積比精子大了不只數萬倍.....)
⠀⠀
好不容易,經過前面一連串無數精子的犧牲,就會出現一個精子剛好經過已經穿好孔的外殼,成功跟卵子結合,接著呢,卵子就會瞬間鞏固外殼,不再讓任何精子進入。
⠀⠀
所以,如果你問那顆精子為什麼能夠成功受孕。
⠀⠀
不是因為他游得比較快,不是因為他比較強壯,也不是因為他比較優秀,他跟其他沒有成功受孕的精子兄弟們比起來,硬要說的話,他就只是個比較幸運的尾刀仔而已。
⠀⠀
重點是,他要擁有如此的幸運,必須依賴前面所有精子的付出,要感謝前面無數個精子擋下白血球,無數個精子探路,無數個精子協助突破卵子,最後還要感謝卵子不嫌棄。(聽說這超重要,卵子是會挑精子的,跟媽媽本身喜不喜歡那個人無關)
⠀⠀
如果沒有其他精子的協助跟犧牲,那個幸運的精子根本沒有機會成功受精。
⠀⠀
這也是為什麼,當代精子濃度會那麼嚴重的影響受孕機率,因為,如果精子濃度不夠,就算那些精子游的再快,都沒有辦法有足夠的數量攻破卵子的外殼。
⠀⠀
所以,我並不認為小孩一出生下來就是要跟人們競爭的。對我來說,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伴隨著無數的犧牲跟成全。
⠀⠀
合作,才是他們得以來到這個世上的關鍵啊。
⠀⠀
我認為這樣的故事,比原本課本上寫的動人多了。
⠀⠀
所以,下次你見到剛出生的寶寶,不要叫他去跟別人競爭,溫柔地看看他純真的臉龐,然後對他輕輕地說一聲:「歡迎來到這個世界,你這個撿尾刀的。」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馮睎乾: 這算不算「辱華」?

〔轉載: 「馮睎乾十三維度」,2022年7月25日〕

這清華教授有穿內褲嗎?

這兩天在網上看見一張圖,似乎是中国人製作的,圖中一群年輕人列隊合照,男穿中山裝,女穿旗袍,並配上簡體字說「大学生毕业照拒绝学士服」,及「清华院长彭林教授拒绝穿学位服: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我不穿洋装」。

很多人以為照片大學生來自清華,我查一查,發現不是。這張照片早於2013年6月3日就在《人民網》刊登了,內文明言是「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92班的畢業生」;翻開圖集,那貌似夜場廣告照片的只是其中一張,另外有些相片是穿學士服的。今天網上圖片說「大学生毕业照拒绝学士服」,似是誤導(注1)。

    
不過清華教授彭林拒穿西洋學士服那句話,倒是真的。大陸多個媒體均報道彭林發表過以下一番偉論:

「中国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學位服都是西方的,而這個學位服是基督教的教袍轉變過來的,所以我從來不拍這個學位照的(⋯⋯)我在中国畢業,我是中国培養的,我為什麼穿一套這樣的衣服,這個衣服你不要覺得簡單,它背後的東西其實很多,我認同什麼,我穿什麼樣的衣服(⋯⋯)」(注2)

吓,大學也是西方學制,中国人不該吃這一套,何不復興科舉呢?

翻查資料,這彭林教授來頭不少,他現為清華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兼經學研究中心主任,「常年從事中國古代史、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儒家經典的教學與研究。」(注3)既然是中國古代史教授,彭林理應知道,三角褲是洋人發明,從前中國人是不穿的。那麼彭林穿不穿底褲呢?

即使穿底褲,彭林也要留意款式才好。以前的褲子寫作「袴」或「絝」(粵音一樣讀「褲」),大家通常叫「脛衣」(見《說文》)。脛衣只有兩個褲筒,沒有襠,穿的時候就用繩子繫在腰間,這才是中國人的正宗「內褲」,象徵他們最貼身的「文化認同」。按彭林的邏輯,「我認同什麼,我穿什麼樣的衣服」,若他不穿這種無襠袴,就是表裏不一的騙子了。

隨便搜一下,就發現這個清華教授歷年來胡說八道的鬼話也真不少。例如2019年彭林在東南大學做了一場講座,指現代人很多習慣「失禮」,比如稱呼丈夫為「老公」是不雅的,因為「老公」在古代是對太監的稱呼,並引了《紅樓夢》佐證。(注4)

看到這裏,我建議你先忘掉說話者是清華大學歷史教授,只憑常識想一想:究竟這種講法有何問題?

我首先想到的是:按照彭林教授的邏輯,我們用「先生」稱呼別人也是失禮——看過《海上花》小說都知道,「先生」是晚清長三堂子對妓女的稱呼啊。

援引《紅樓夢》這部滿清小說,根本無法證明「古代」稱「老公」即指太監。其實只要查一查辭典,彭林就知道婦女用「老公」稱丈夫,早見於宋、元。例如宋人話本小說《錯斬崔寧》:「你在京中娶了一箇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箇小老公。」元人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遠做夫妻,可不受用。」

彭林也沒告訴你,以「老公」稱呼太監,是遲至明、清才出現的用法,而明、清人亦繼續用「老公」稱呼丈夫,並不覺得有問題。然則現代人講「老公」又有何失禮呢?譁眾取寵,賣弄內容農場水平的偽知識,還要裝模作樣大談「中國文化」,這才是徹頭徹尾的失禮。

沒文化其實不可怕,真可怕的,是沒文化者居然是個清華教授,而出錯的還是自己老本行。回想百年前中國,雖不免內憂外患,但清華園蛟騰鳳起,尚有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諸教授,讓人悠然神往,但在今天這個號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中華文化」竟由彭林之流發揚光大,這算不算「辱華」?


1
https://bit.ly/3zvAD11

2
https://bit.ly/3zy1ucZ

3
https://bit.ly/3zvVjpG

4
https://bit.ly/3BbdKRP


建立健康習慣的方法

摘錄自《好治癒365日全健行動手冊》

怎樣有效建立健康新習慣?

有時我們會對一些健康行動躍躍欲試,要吃得健康、要做運動、要斷捨離……奈何總是三分鐘熱度,試過一兩次便半途而廢。

建立新習慣是需要技巧的,透過有策略的提醒、行動和獎勵辦法,可讓目標行為變得輕鬆並能自動化完成。

1️⃣  訂立具體的目標
先設立明確可行的目標和行動策略,有助持之以恆地執行習慣與評估進度。你是想做運動?還是隔天做15鐘核心訓練運動?試用SMART目標訂立法吧! 
S:Specific(具體的)——訂立具體明確並切合個人需要的目標
M:Measurable (可測量)——將目標量化,方便評估進度
A:Achievable(可達成)——應符合個人能力範圍和外在因素限制
R:Realistic(實際的)——目標需要合理和切合實際需要
T:Time-based(有時限)——為目標設下需要達成的時限

🌟符合SMART法則的新習慣養成目標:e.g. 這個月會設「飲水鬧鐘」提醒自己每天喝足兩公升水

2️⃣ 融入日常習慣
善用每天都會做的固有習慣,加入新的步驟,就可減低忘記完成新習慣的機會。譬如你想每天花少許時間練習靜觀,可利用每天刷牙兩次的時間,覺察刷牙時的五感感受;亦可每次洗澡時按摩身體,放鬆肌肉。

3️⃣ 善用視覺提示
於每天會經過的當眼位置擺放提示,如浴室鏡上、雪櫃門上、大門上、手機桌面加入新習慣提示,利用鮮艷顏色便利貼令提示更顯眼,而提醒字句最好簡短直接,例如在浴室鏡寫上「專心刷牙」、在書架設提示「閱後放回原位」! 

4️⃣ 誘惑綑綁法
利用心理暗示方式,將一樣想做的事與一樣需要完成的事綑綁式同時進行,那麼你想完成「喜歡的事」之慾望會驅使你同時完成「需要做的事」。比方說你想養成的習慣是每天踩單車機30分鐘,而你平時喜愛追劇,便可將「踩單車機」和「追劇」兩個行動綑綁在一起同時進行,以對「追劇」的喜愛提升「踩單車機」的動力。

5️⃣ 讓行動變得輕而易舉
總是有無限藉口讓你無法實踐新習慣?嘗試將窒礙你完成行動的因素排除,令實踐新習慣的動線更順暢。由環境開始作出改變,例如將一個裝滿清水的大水瓶擺放在桌上隨手可拿取之處,再將其他高糖飲品存放於難以觸及的櫃子深處,以提升你多喝清水的動力。

另外,亦可善用兩分鐘法則,將健康行動縮減至可以於兩分鐘內完成。簡易不費勁的小行動讓你更有動力踏出第一步及持續下去,待成功養成習慣後,再提升行動的難度。

6️⃣ 適時給予獎勵
適時獎賞可增添成功及滿足感,強化你下次完成習慣的慾望。獎勵自己時需留意時機,最理想是剛完成行動後立即獎賞,以加強獎勵和行動的心理聯繫。另外,獎勵的大小應與行動的成效或你所投放的努力成正比,小行動有小獎勵,而當你完成了難度較高的行動,再將獎勵升級。



李怡: 從論壇輝煌歲月看中國

轉載: 李怡先生《失敗者回憶錄》,2022年7月22日

從論壇輝煌歲月看中國

接任《蘋果》論壇版主編後,我一方面向一些我認識的好手約稿,如居美的孔捷生、殷惠敏等人;另方面為了讓這個版較為大眾化,盡可能選用一些寫得輕鬆也讓人看得輕鬆的文章,設立以一百字為限吸引讀者廣泛來稿的「一針集」。排除一些純屬政治表態的從政人士的沉悶稿件。很快,社長董橋對我說,論壇打出名堂了。
 
也有過小風波。曾經因為同屬壹傳媒的週刊發表一張藝人的八卦照片,被《蘋果》的對手挑撥,組織了一批批藝人和婦女團體在壹傳媒大樓外聚集,掛橫額呼口號向壹傳媒辱罵抗議。壹傳媒怯於群情,沒有回應。
 
這時董橋轉給我一篇蔣芸寫的文章,反駁這些藝人的虛偽和小題大做。我以頭條發刊。當晚,我的助理來告訴我,說報館高層有意見,要抽這篇稿。我當即打電話給已經下班的黎智英,說我可以傳這篇稿給他看,若他也認為要抽,我會另選一文補上,但明日起,請他另找人接手編這個版。黎說文章不必傳給他看,也絕不能抽,他會立即同編輯高層溝通。事情就如此解決。從此,就再也沒有高層干預我的編務了。
 
但是,外界仍有些人,通過報館高層人脈,要我刊登他們的文章。我的回應是請他們直接把稿件發去論壇的網址,我會視文章的質素做取捨。
 
許多較少在其他報紙或網頁出現的作者,被我們發現原來是寫作好手,觀點獨特,文采斐然。也有些政治取向與《蘋果》的主流意識不同的作者,如鍾祖康、李德成、盧斯達等向論壇投稿,我也都取用,有時還將他們的文章作版面的重點處理。
 
論壇的網頁也吸引了中國大陸的作家來稿,寫得較多的是曾經寫過《討伐中宣部》的焦國標,一位以「北方可可」署名的作者提供較多生動的時評。此外,著名的劉曉波、西藏女作家唯色,和體制內的劉心武也有來稿。
 
但論壇網頁最令我吃驚的,不是這些來稿,而是許多大陸人藉這個網頁賣廣告。可能那時中國的網軍還不知道forum@appledaily.com 是什麼東東,沒有屏蔽,一些大陸人就在這裡兜售他們的產品。什麼產品呢?絕大部分是「發票」,因為在中國,發票是不能公開出售的。因此賣「發票」,就是為各階層人士提供報賬領錢的工具。
 
更離譜的是出售碩士、博士的論文,寫明並非抄襲,保證過關。還有更恐怖的是出售駕駛執照、會計執照、大專畢業證書,包括醫學院的畢業證書。發票是否真能報賬,論文是否抄襲,執照、證書是否真有效,都已經不是重點,而是既有供應,就證明有市場。
 
中國在全球化之下成為世界工廠,形成政治專權、市場開放的權貴資本主義。在這種「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共領導層不再避諱自己的子女親屬掌管能源、金融、交通、航運等民生商業重鎮的角色。在權貴資本主義氾濫下,社會貪污腐敗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道德、專業、人與人的信任蕩然無存。
 
從論壇網頁的大量兜售發票、證書之類,可見中國的地下經濟極為蓬勃。看病給醫生的紅包、家長給老師的紅包,買賣執照、證書的獲利,都不會被GDP計算在內。一個縣級銀行分行的主管,被揭發貪污竟然過億元。
 
中國官員、企業主管以至地方的小官,他們都需要洗錢,也就是把見不得光的錢,經過合法金融操作,「洗淨」為看似合法的資金。
 
香港在2004、05年之後,就成為大陸人洗錢的天堂。具體操作是在香港設立一間有限公司,以買空賣空的方式聲稱賺了大筆錢,比如買進大批鐵礦石,轉賣到另一國家,賺了一億。但買賣都只是單據,並無實物。於是黑錢得以洗淨,成本就是繳交香港利得稅的最高稅率16.5%。
 
香港自1997年金融風暴後連年受財政赤字困擾。但從2004年開始,財政就轉虧為盈,接著十多年都有盈餘,而且盈餘較預算多得多。原因就是公司利得稅年年暴增。實際上就是由於大陸人大量在香港設公司洗錢所致。
 
曾蔭權擔任特首時期,據聞他曾經考慮過把商業利得稅減少一個百分點,使香港更具競爭力。但被中央叫停。傳聞中央叫停的原因,是中國受到中南美洲一些洗錢國家的壓力,這些國家抱怨香港洗錢成本太低,搶了他們的生路。中國出於外交原因,阻止香港的利得稅下調。這是我聽來的內幕消息。
 
不管這消息的可信程度如何,中共各級領導層不可能不知道整個中國社會的運作已經離不開貪腐這個潤滑劑,而香港也是所有權貴洗錢和轉移財產的最方便和成本最低的地方。
 
中國社會已經徹底變了。對中共掌權者而言,香港還要實行一國兩制,但不是有利於國家的一國兩制,而是有利於權貴的一國兩制。因此,必須去掉一國兩制中對權貴不利的規則,並力阻香港人建立一個保護原有規則的制度。這是九七後十年香港一國兩制面對的改變。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ReNews: 一個城市崩壞的註腳

轉載: ReNews,2022年6月30日

6 月 30 日,星期四,香港正常上班日,由下午約三時開始,港島中至西、九龍西、以至新界東的道路交通陷入癱瘓,隨時無定向封路、改道、公共交通延誤、停駛,全因一個人來訪。

這是一個城市崩壞的註腳。

當然會有人覺得,這城市已經完任無可救藥,也會有人認為領導人來訪封個路正當合理。

事實是,崩壞往往是在最細微的地方最能反映,為領導人封個路合情合理也不過自欺欺人。

最少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從前不是這樣的,五年前同一個人來訪,就絕不是這樣。

過去不止一次聽過警隊的「朋友」反映,達官貴人「出巡」封路,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因為要平衡-除了方便高官、確保安全,也要考慮市民和其他道路使用者。

所以過去這類封路,採取的態度是愈少愈好,到最後一刻才封路,且在高官離開後隨即解封;今天,則是能封則封、愈早愈好,將一切「安全」推到極致。

封路、塞車不是重點,背後的思維改變才是崩壞的註腳-蟻民的不便與雞飛狗走,I don′t give a fuck。

在不遠的過去,這種令整個城市陷入癱瘓的安排是不可想像的,所謂的「文官」會阻止或提出中間方案,地區人士會反彈,傳媒會將輿論轉為壓力,矯枉過正的人會被制衡,甚至要為此負責,令所有安排趨向中庸。

而今這些制衡緩衝已經全部被剪除,不特止,無論這兩天香港的平民被搞得如何雞毛鴨血,矯枉過正的主事者都不會受罰,還會獲表揚獎勵,結果是整個社會急劇向著表忠優先的方向進發,平民百姓的生活和福祉變成 non–factor,真正的 no stake in the society。

類似這些崩壞的註腳,這幾天所在有多,社民連的成員、義工和友好,連續兩日被「約談」,他們六個核心成員被國安上門「搜查」、「提示」,之後被跟縱監控;香港民意研究所原定在 28 日公布「一國兩制 25 週年中期民情總結」民調結果,結果被政府某部門約見,提示若如期公布,可能構成「保安風險」,結果宣布押後到 7 月 5 日才公布民調結果。

何其眼熟的操作。

在香港主權移交廿五年之際,習近平說,一國兩制有強大生命力,香港浴火重生;但更多人看到的,可能是在這幾天,香港正前所未有地,從內到外由小節到大事,變得更像一個中國大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