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報章在今天的價值和角色,需要仔細加以審度。愚以為報章的作用,與其是提供訊息,不如說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手段。一九九七年以前,我們叫美國的University of Michigan 做「密芝根大學」,最近幾年報道大都改了口,變成「密歇根」。「歇」在粵語唸作「kit」,與英文的發音相去甚遠。分明「芝」這種譯法較符合粵音,偏要依附大陸傳媒唸法。耳濡目染,看多了,聽多了,自己也以為大陸的「信息」、「電信」是正寫,「訊息」、「電訊」還以為是搞錯了。潛移默化的力量真是偉大了,香港人愈來愈多在口語裡提及「中央」、「班子」、「尖子」這些來自北方的詞彙,就是今天愚以為報章的作用了。
近兩個月看報又有另一個奇景,每天必定在本地新聞版看到的字眼就是「海嘯」。根據維基百科,「海嘯」是這樣的: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漢字又稱海溢,韓語來源。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芮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嘯。此外,隕石撞擊也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海嘯等自然災害都會產生次聲波,大象可以聽到次聲波,像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產生的海嘯,由於大象聽到海嘯產生的次聲波,不聽主人指揮,快速離開現場,乘坐大象的遊客才得以生還。
到底香港做新聞的人腦子裡是怎樣想的?「海嘯」既然是從大地震而來,而大地震又不可能每天在同一處發生,何以天天喊「海嘯」?打開報紙,公司裁員、盈利減少這些本來每天都發生的事,例必在前頭加上一句:「金融海嘯下...」。街市裡少了人買魚,上酒樓的人吃少了鮑魚,展覽會少了捧場客,又是因為「金融海嘯」。香港大小機構每天都要聘用新人手,但今天鐵路公司要請人,航空公司加人工,報章便說「逆市增聘人手」、「逆市加人工」。真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同一件事,例如都是物價飛漲,才不過幾個月前被理解為「經濟暢旺」,今天忽然叫做「逆市加價」。閱報的人太認真,肯定會給報章的思想牽著鼻子走。
「海嘯」、「平安夜」等感性用語,是大眾一廂情願接受的字眼,像「平安夜」,大家都知道香港從來沒有這回事,於是報章便說:「平安夜,失身夜」,這又是太天真了,根本哪有這樣的定理?要狂歡,要偷吻,要激情,要破「處子之身」(這也是感性用語),不用等「平安夜」。昨天報章終於覺悟了,好一句「天天都是失身天」(蘋果日報,2008年12月23日,港聞A06)!似乎又是感性的字眼,跟天天「海嘯」不遑多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