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快、大、多的虛妄

以庶民的寶貴生命作為技術試驗的代價太大, 也太可怕了。先進國在高速鐵道的發展史上早已為新興國家給予深刻的教訓。1998年6月3日, 德國艾須德高鐵發生脫軌意外(Eschede train disaster), 高速列車ICE出軌並撞上陸橋,101人死亡, 這是屹今世界上關於高速鐵道的最嚴重慘劇。發生後三天,所有同型號火車宣告停駛並進行全面檢測。重新運行後,最高時速由每小時280公里降至160公里,隨後德鐵DB更換了被認為是事故原因的此型號火車的全部車輪。死傷者獲得德鐵共計4300萬德國馬克賠償 [馬克即Deutsche Mark, 簡稱DEM, 2002年1月停用。 1歐元可換取當年 1.95583 德國馬克]。事件引起當地重新思考高速鐵道的發展方向和意義。

這次到中國的鐵路發生嚴重事故了, 但中國當局的做法, 卻是盡最大可能清理現場, 不需化驗和檢查, 而是馬上出動重型挖掘機,當場把肇事車廂砸毀、挖坑掩埋, 又火速維修路軌, 然後趕緊恢復通車。前人踏過的路, 實在不能視而不見, 謙虛學習汲取教訓, 才是以民為本之道。



*******************************
《明報》 旅華日學者:災後檢討應學日

「中國到底是要虛榮的政績,還是可持續的發展方式?」來港參加書展的旅華日本學者加藤嘉一接受本報專訪時說,今次列車相撞事故令中國高速鐵路面臨公關和信用危機。他指日本新幹線用40多年時間才提速100公里,而中國太追求速度和政績,高鐵變成了政治問題,快、大、多的後果是技術管理經驗滯後,「這是體制的瓶頸」。

加藤說,日本新幹線1964年通車,當時時速為210公里,用了40多年,才提升至今日的最高300公里,而且是零死亡。「中國先前隨便升50公里,然後又降速,但加速減速不是你說了算,是要經過時間檢驗的。」他又說,中國當前城市化程度為48%,剛好等同於1965年剛開通新幹線時的日本,兩國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性質類似。

「中國今天在建設的東西都太快了,核電站、高鐵、拆遷……什麼都快、大、多。在這一過程中不妨觀察一下日本。」加藤說,高鐵涉及民生、百姓安全,中國應像日本大地震災難後審視自身核電站發展一樣,檢視前期粗糙、急於求成的高鐵之路。

他說,中國發展高鐵面臨兩難:一方面現在飛機經常延誤,高鐵是人們出行的必然選擇,而且高鐵較環保,符合中國需要;但另一方面,高鐵的技術管理經驗跟不上,「在我看來這次事故明顯是人禍。對中國來講這是一個重大考驗,高鐵應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但在中國高鐵變成了政治,為政績服務。所以百姓不滿的對象,逐漸從鐵道部升溫為對政權合理性的質疑。」加藤說,「但我希望圍繞高鐵的種種博弈和討論,能給執政者施加健康適當的壓力,也能擴充民眾的話語權。

(明報, 2011/7/25)

延伸閱讀: 加藤嘉一的部落格-「中國,我誤解了你嗎?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調查事故及防範 日本願提供援助

【蘋果日報, 2011年7月27 日】日本政府昨向中國鐵道部表示,願意在調查事故原因及防範措施方面提供援助,但暫時未見中國當局有回應。

據日本共同社稱,日本國土交通相大 畠章宏表示,日本東北在 3月發生大地震後,得到中國的援助。此次若能助一臂之力,他們願意提供各種援助。相信中國政府是重視生命,希望他們能採取相當措施應對今次慘劇。
日本副外相伴野豐前日曾經批評中國政府急於恢復通車,希望中方查明事故起因,努力防止嚴重事故再發生,為國際社會帶來貢獻。若中方提出要求,日方可以提供技術及人材,協助調查事故原因。

日本社會也十分關注溫州的動車事故,各大媒體都作了頭版大篇幅報道。日本新幹線專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曾根悟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日本新幹線開通 47年來,從未發生追尾事故。發生事故後救人和保護現場最重要,如非救援需要,列車殘骸盡量不要搬動。中國當局今次的應對顯然經驗不足,其中挖坑掩埋車頭的做法簡直不可理喻、難以置信。

《朝日新聞》的評論指,此次事故暴露出中國將技術「急速應用」的危險性,中國當局應讓日歐等介入徹底調查事故。不僅是在交通發展上,在所有領域上急於求成必然會帶來危險,到時候國際上出現「中國風險」這個詞語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