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travel的版主Sony最近把網誌(即「部落格」,下同)改了名,不再叫「香港人點叻」,他說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這個名字很自大,人們卻不明白箇中的一語雙關。「香港人點叻」,是從網址hongkongpeople.net直譯過來的。
一語雙關的字眼是很好玩的,而且一個本來屬於個人的網誌其實可以賦以普遍的意義。像「知日部屋」、「老貓學出版」、「香港誌」等,已經變成一個icon,不再僅僅純粹是個人的。欣賞Sony travel,讀者感同身受的是一份價值觀,一種以香港人為主軸出發的觀點。
是「自大」的想法嗎?好比遠足一樣,人人需要一個踏實的起步點,方可能闖蕩江湖。今天的香港,或者明日的香港假如還想自詡為「國際都會」的話,是需要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出發的,用俗話講就是要「四海為家」。香港人跟鄰近地區不同之處,應該是這樣吧,反過來香港過去也吸引過許多以四海為家的國際人在香港生活。不過無論走到多遠,走到天涯海角,香港永遠是一條主軸,一個中心點,然後放一個指南針在上頭,才可以定方位,以便馳騁世界每一處。你說土耳其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唐玄奘到西域天竺取經,大話西遊,但世人大多稱印度為一個東方大國,這完全是座標定位的問題。不過許多人講到這處,就會跟「家」放在一起。聽到很多人說「香港是我家」有時感到毛管也豎起來。我認為,香港是我們遊走四方的起步點,只是說,遠足走到很遠很遠的時候,找不到去路,最保險的方法,是轉身索回起步點。但是使我感到親切的地方,使我感到有「家」、甚至有「同根生」感覺的地方,不必就是香港。每個人的品性大不同,如果我說每次到澳門路環、亞婆井前地才有回家的感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當每次返回香港時反而感到很鬱悶,這種想法很過份嗎?也不過是人之常情吧?有人因為這種鬱悶寫了一本書叫《香港的鬱悶》,但看過這本書的人當感到作者是真正愛香港的,而且作者很有國際人的氣魂。凡是「香港人的」不一定是自大,想清楚,有時是一份自憐,是一份謙虛(案:是呀,要認呀,我是「港燦」,我沒有甚麼偉大的五千年文化,寫的故事只是關於小香港的),有時不過是一個身分認同,當中也許又看到一點無奈感,甚至是悲哀。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有本書叫《台灣的主張》,看上去像是很自大,但他老人家劈頭第一句便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我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喜歡看Sony寫的東西,必然是因為覺得當中有很多想法跟自己很像,不然為何要看「香港人點叻」?他大哥閣下的私人逸事跟我何干?那完全是因為老哥的想法有其共嗚處,像一個icon,有其普遍意義。像以前Sony有一篇介紹濕地公園的,文氣是改寫自李廣田「花潮」,真的看得很過癮。給會考範文洗練過的人一定有共鳴,而且跟我親身到過濕地公園時的感受是一樣的,「香港人點叻」就是把我想講的說話寫出來了。
寫網誌,看網誌,最興奮的莫過於有這樣的交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