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大阪萬博1970

在家裡打掃時找回一部父母輩收藏的陳年古書, 是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場刊。萬國博覽會現在叫做世博, 但在日本, 今天仍然叫做「万博」。

當年大阪會場的總面積是330萬平方米, 與四十年後今天的上海展區總面積達5.28平方公里不可同日而語。看看平面圖的布局, 共分為三種顏色, 橙色是日本館及日本國內參展商, 淺粉色是各國展館, 中央分隔東西兩邊的是深粉色的, 內有花園、舉辦文娛節目的廣場、餐廳及商店等。綜觀外國館的數量不算太多, 與日本本國的展館分庭抗禮。反觀參加上海世博的國家或地區達246個, 大阪的會場所謂的「萬國」似乎名不副實吧。


1970年代表大中華的是中華民國館, 而香港館則自成一角, 與中華民國、大韓民國的規模旗鼓相當。四十年前進入會場, 成人普通券需要800円, 根據香港旅遊協會 (即今天的旅遊發展局) 七十年代的旅遊指南, 一港元可以兌換43円, 換句話說, 香港人只需要付18塊錢多一點便可以遊世博了! 當然, 1970年的18塊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呢! 根據1979年旅遊協會的指南, 那時候計程車的起步價是3.5元, 坐噴射船到澳門只要30元港幣, 參觀李鄭屋博物館, 入場費只需要一毫子, 到Jimmy's Kitchen吃一頓西餐, 平均消費是20元, 即是說遊大阪萬博會相等於去一次Jimmy's Kitchen!


就入場人數而言, 大阪萬博會是非常成功的, 入場人次達六千四百萬人, 是迄今人數最多的一屆。往後日本再舉辦過兩次世博, 包括1985年在茨城縣舉辦的筑波世界博覽會, 以及2005年在名古屋附近舉行的愛知地球博覽會。雖然兩屆都很觸目, 特別是筑波博覽會更成為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科技水平獨步全球的象徵, 但入場人數已大為遜色, 兩屆分別只有二千萬人次。

有人看古書(我不喜歡叫它們做舊書) 便覺得枯燥乏味, 這講法也說得過去的, 畢竟上面說的都是陳年往事了。手裡輕輕翻開每一頁, 紙張都是脆弱的, 簡直弱不禁風。撫首細看, 猶似重現過去的一草一木,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很像王家衛《花樣年華》片尾那句說話:「那個時代已經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


參考書目:
HKTA (1979) Hong Kong Tourist Association Official Guidebook. Hong Kong: A-O-A, 1979.

維基百科, 「世界博覽會」。 (http://zh.wikipedia.org/zh/%E4%B8%96%E7%95%8C%E5%8D%9A%E8%A6%BD%E6%9C%8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