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有間冰室叫「蘭亭咖啡閣」, 在九龍鬧市屹立幾十年, 因名字典雅, 每每想起晉代王羲之撰寫《蘭亭集序》, 冰室闢為上下兩層, 上層隱蔽, 與外面熙來攘往相異成趣, 故又有「旺角蛇竇」(仕事中の人がサボりにくる場所)的稱號。
關於這個旺角蛇竇, 許多報章、雜誌、部落格早已多番介紹, 食物雖然是庶民貨色, 但不容置疑, 是認真之作, 簡簡單單的一件蛋撻, 從來不欺場, 總是熱騰騰的, 堪稱旺角最好吃。這個地方之所以受歡迎, 價錢合理、大眾化固然重要, 但最愛之處, 還有兩方面, 首先, 是地方夠寧靜, 客人雖多, 但吵吵鬧鬧的總是極少數, 較多是中年大漢隻身而來。旺角可愛的地方莫過於此, 明明是車水馬龍, 人聲鼎沸, 走進蛇竇, 另一個大千世界, 卻是另一番景象。想歇腳, 想頤養心寧, 在旺角的天空下, 不需要星巴克, 不需要播放電視節目, 也不要古典音樂或者爵士樂。冰室本來需要的, 就是簡單的布局, 是一個充滿人情的聚腳之地。推開扇門, 見坐在卡位一角有熟人, 兩聲寒暄, 便入正題:「一陣去邊度揼骨?」、「有邊隻心水馬?」, 或議論縱橫, 或靜靜的閱報, 或與店員說說笑。辛棄疾說:「知我者, 二三子」, 談大事、交心的都自動走上閣樓, 不張揚, 不擾人。這是連鎖式快餐廳沒有的景象。
蘭亭咖啡閣還有一個好玩之處, 是老闆飼養了一頭不太年輕的大貓, 身型像個菠蘿包, 棕色和白色,上下分明,毛茸茸的長得很飽滿。白天蟄伏高臥, 五時許, 見黃昏將至, 才施施然闊步履出鋪面閑走蹓躂。一時又橫躺在樓梯間, 往復閣樓的遞茶員和茶客無不顧忌三分, 一時又捲身竄入卡位底下, 神態自若。中午時份, 客人像走馬燈, 店員都忙得不可開交。 此貓一概不問世事, 不知老之將至, 總要等待飯市、「三點三」高朋滿座之後才上班, 足見牠在咖啡室的輩份殊不簡單。也許牠才是真正的店主!
還是當茶客的好, 不用看時計, 不計較外面多麼的擾攘, 來一杯鴛鴦, 一個下午, 多少懊惱, 足以釋懷, 管他今宵酒醒何處!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Sitting alone, in the hush of the bamboo; I thrum my lute, and whistle lingering notes. In the secrecy of the wood, no one can hear; Only the clear moon, comes to shine on me.” [Hut Among the Bamboos : Wang Wei (701-761A.D.]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大阪萬博1970
在家裡打掃時找回一部父母輩收藏的陳年古書, 是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場刊。萬國博覽會現在叫做世博, 但在日本, 今天仍然叫做「万博」。
當年大阪會場的總面積是330萬平方米, 與四十年後今天的上海展區總面積達5.28平方公里不可同日而語。看看平面圖的布局, 共分為三種顏色, 橙色是日本館及日本國內參展商, 淺粉色是各國展館, 中央分隔東西兩邊的是深粉色的, 內有花園、舉辦文娛節目的廣場、餐廳及商店等。綜觀外國館的數量不算太多, 與日本本國的展館分庭抗禮。反觀參加上海世博的國家或地區達246個, 大阪的會場所謂的「萬國」似乎名不副實吧。
1970年代表大中華的是中華民國館, 而香港館則自成一角, 與中華民國、大韓民國的規模旗鼓相當。四十年前進入會場, 成人普通券需要800円, 根據香港旅遊協會 (即今天的旅遊發展局) 七十年代的旅遊指南, 一港元可以兌換43円, 換句話說, 香港人只需要付18塊錢多一點便可以遊世博了! 當然, 1970年的18塊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呢! 根據1979年旅遊協會的指南, 那時候計程車的起步價是3.5元, 坐噴射船到澳門只要30元港幣, 參觀李鄭屋博物館, 入場費只需要一毫子, 到Jimmy's Kitchen吃一頓西餐, 平均消費是20元, 即是說遊大阪萬博會相等於去一次Jimmy's Kitchen!
就入場人數而言, 大阪萬博會是非常成功的, 入場人次達六千四百萬人, 是迄今人數最多的一屆。往後日本再舉辦過兩次世博, 包括1985年在茨城縣舉辦的筑波世界博覽會, 以及2005年在名古屋附近舉行的愛知地球博覽會。雖然兩屆都很觸目, 特別是筑波博覽會更成為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科技水平獨步全球的象徵, 但入場人數已大為遜色, 兩屆分別只有二千萬人次。
有人看古書(我不喜歡叫它們做舊書) 便覺得枯燥乏味, 這講法也說得過去的, 畢竟上面說的都是陳年往事了。手裡輕輕翻開每一頁, 紙張都是脆弱的, 簡直弱不禁風。撫首細看, 猶似重現過去的一草一木,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很像王家衛《花樣年華》片尾那句說話:「那個時代已經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
參考書目:
HKTA (1979) Hong Kong Tourist Association Official Guidebook. Hong Kong: A-O-A, 1979.
維基百科, 「世界博覽會」。 (http://zh.wikipedia.org/zh/%E4%B8%96%E7%95%8C%E5%8D%9A%E8%A6%BD%E6%9C%83)
當年大阪會場的總面積是330萬平方米, 與四十年後今天的上海展區總面積達5.28平方公里不可同日而語。看看平面圖的布局, 共分為三種顏色, 橙色是日本館及日本國內參展商, 淺粉色是各國展館, 中央分隔東西兩邊的是深粉色的, 內有花園、舉辦文娛節目的廣場、餐廳及商店等。綜觀外國館的數量不算太多, 與日本本國的展館分庭抗禮。反觀參加上海世博的國家或地區達246個, 大阪的會場所謂的「萬國」似乎名不副實吧。
1970年代表大中華的是中華民國館, 而香港館則自成一角, 與中華民國、大韓民國的規模旗鼓相當。四十年前進入會場, 成人普通券需要800円, 根據香港旅遊協會 (即今天的旅遊發展局) 七十年代的旅遊指南, 一港元可以兌換43円, 換句話說, 香港人只需要付18塊錢多一點便可以遊世博了! 當然, 1970年的18塊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呢! 根據1979年旅遊協會的指南, 那時候計程車的起步價是3.5元, 坐噴射船到澳門只要30元港幣, 參觀李鄭屋博物館, 入場費只需要一毫子, 到Jimmy's Kitchen吃一頓西餐, 平均消費是20元, 即是說遊大阪萬博會相等於去一次Jimmy's Kitchen!
就入場人數而言, 大阪萬博會是非常成功的, 入場人次達六千四百萬人, 是迄今人數最多的一屆。往後日本再舉辦過兩次世博, 包括1985年在茨城縣舉辦的筑波世界博覽會, 以及2005年在名古屋附近舉行的愛知地球博覽會。雖然兩屆都很觸目, 特別是筑波博覽會更成為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科技水平獨步全球的象徵, 但入場人數已大為遜色, 兩屆分別只有二千萬人次。
有人看古書(我不喜歡叫它們做舊書) 便覺得枯燥乏味, 這講法也說得過去的, 畢竟上面說的都是陳年往事了。手裡輕輕翻開每一頁, 紙張都是脆弱的, 簡直弱不禁風。撫首細看, 猶似重現過去的一草一木,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很像王家衛《花樣年華》片尾那句說話:「那個時代已經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
參考書目:
HKTA (1979) Hong Kong Tourist Association Official Guidebook. Hong Kong: A-O-A, 1979.
維基百科, 「世界博覽會」。 (http://zh.wikipedia.org/zh/%E4%B8%96%E7%95%8C%E5%8D%9A%E8%A6%BD%E6%9C%83)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關於「香港人點叻」
Sony travel的版主Sony最近把網誌(即「部落格」,下同)改了名,不再叫「香港人點叻」,他說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這個名字很自大,人們卻不明白箇中的一語雙關。「香港人點叻」,是從網址hongkongpeople.net直譯過來的。
一語雙關的字眼是很好玩的,而且一個本來屬於個人的網誌其實可以賦以普遍的意義。像「知日部屋」、「老貓學出版」、「香港誌」等,已經變成一個icon,不再僅僅純粹是個人的。欣賞Sony travel,讀者感同身受的是一份價值觀,一種以香港人為主軸出發的觀點。
是「自大」的想法嗎?好比遠足一樣,人人需要一個踏實的起步點,方可能闖蕩江湖。今天的香港,或者明日的香港假如還想自詡為「國際都會」的話,是需要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出發的,用俗話講就是要「四海為家」。香港人跟鄰近地區不同之處,應該是這樣吧,反過來香港過去也吸引過許多以四海為家的國際人在香港生活。不過無論走到多遠,走到天涯海角,香港永遠是一條主軸,一個中心點,然後放一個指南針在上頭,才可以定方位,以便馳騁世界每一處。你說土耳其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唐玄奘到西域天竺取經,大話西遊,但世人大多稱印度為一個東方大國,這完全是座標定位的問題。不過許多人講到這處,就會跟「家」放在一起。聽到很多人說「香港是我家」有時感到毛管也豎起來。我認為,香港是我們遊走四方的起步點,只是說,遠足走到很遠很遠的時候,找不到去路,最保險的方法,是轉身索回起步點。但是使我感到親切的地方,使我感到有「家」、甚至有「同根生」感覺的地方,不必就是香港。每個人的品性大不同,如果我說每次到澳門路環、亞婆井前地才有回家的感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當每次返回香港時反而感到很鬱悶,這種想法很過份嗎?也不過是人之常情吧?有人因為這種鬱悶寫了一本書叫《香港的鬱悶》,但看過這本書的人當感到作者是真正愛香港的,而且作者很有國際人的氣魂。凡是「香港人的」不一定是自大,想清楚,有時是一份自憐,是一份謙虛(案:是呀,要認呀,我是「港燦」,我沒有甚麼偉大的五千年文化,寫的故事只是關於小香港的),有時不過是一個身分認同,當中也許又看到一點無奈感,甚至是悲哀。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有本書叫《台灣的主張》,看上去像是很自大,但他老人家劈頭第一句便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我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喜歡看Sony寫的東西,必然是因為覺得當中有很多想法跟自己很像,不然為何要看「香港人點叻」?他大哥閣下的私人逸事跟我何干?那完全是因為老哥的想法有其共嗚處,像一個icon,有其普遍意義。像以前Sony有一篇介紹濕地公園的,文氣是改寫自李廣田「花潮」,真的看得很過癮。給會考範文洗練過的人一定有共鳴,而且跟我親身到過濕地公園時的感受是一樣的,「香港人點叻」就是把我想講的說話寫出來了。
寫網誌,看網誌,最興奮的莫過於有這樣的交流吧!
一語雙關的字眼是很好玩的,而且一個本來屬於個人的網誌其實可以賦以普遍的意義。像「知日部屋」、「老貓學出版」、「香港誌」等,已經變成一個icon,不再僅僅純粹是個人的。欣賞Sony travel,讀者感同身受的是一份價值觀,一種以香港人為主軸出發的觀點。
是「自大」的想法嗎?好比遠足一樣,人人需要一個踏實的起步點,方可能闖蕩江湖。今天的香港,或者明日的香港假如還想自詡為「國際都會」的話,是需要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出發的,用俗話講就是要「四海為家」。香港人跟鄰近地區不同之處,應該是這樣吧,反過來香港過去也吸引過許多以四海為家的國際人在香港生活。不過無論走到多遠,走到天涯海角,香港永遠是一條主軸,一個中心點,然後放一個指南針在上頭,才可以定方位,以便馳騁世界每一處。你說土耳其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唐玄奘到西域天竺取經,大話西遊,但世人大多稱印度為一個東方大國,這完全是座標定位的問題。不過許多人講到這處,就會跟「家」放在一起。聽到很多人說「香港是我家」有時感到毛管也豎起來。我認為,香港是我們遊走四方的起步點,只是說,遠足走到很遠很遠的時候,找不到去路,最保險的方法,是轉身索回起步點。但是使我感到親切的地方,使我感到有「家」、甚至有「同根生」感覺的地方,不必就是香港。每個人的品性大不同,如果我說每次到澳門路環、亞婆井前地才有回家的感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當每次返回香港時反而感到很鬱悶,這種想法很過份嗎?也不過是人之常情吧?有人因為這種鬱悶寫了一本書叫《香港的鬱悶》,但看過這本書的人當感到作者是真正愛香港的,而且作者很有國際人的氣魂。凡是「香港人的」不一定是自大,想清楚,有時是一份自憐,是一份謙虛(案:是呀,要認呀,我是「港燦」,我沒有甚麼偉大的五千年文化,寫的故事只是關於小香港的),有時不過是一個身分認同,當中也許又看到一點無奈感,甚至是悲哀。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有本書叫《台灣的主張》,看上去像是很自大,但他老人家劈頭第一句便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我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喜歡看Sony寫的東西,必然是因為覺得當中有很多想法跟自己很像,不然為何要看「香港人點叻」?他大哥閣下的私人逸事跟我何干?那完全是因為老哥的想法有其共嗚處,像一個icon,有其普遍意義。像以前Sony有一篇介紹濕地公園的,文氣是改寫自李廣田「花潮」,真的看得很過癮。給會考範文洗練過的人一定有共鳴,而且跟我親身到過濕地公園時的感受是一樣的,「香港人點叻」就是把我想講的說話寫出來了。
寫網誌,看網誌,最興奮的莫過於有這樣的交流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