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首十九年前的舊歌《沒有忘掉的面容》,出自一位曾經曇花一現的香港女歌手。香港八十年代的旋律,對剛踏進中學階段的路上人來說,是一場快要謝幕的戲曲。與同期關淑怡《難得有情人》相提並論,關淑怡的風格無疑是較成熟的,與中學生的心境有些隔,周美茵卻將林振強抒發的捨不得過去,對未來有一絲模糊的冀盼表現得恰到好處,正合十二三歲躍躍欲試的意趣。
八十年代,夏天看見穿起長褲的中學生,個子長高了,感到很帥氣,感到一份長成了的自信。六月晚上的軒尼詩道,遊行隊伍的中堅,是穿起整齊校服的高中生;校園裏,最受器重的是領袖生,悠悠歲月,對看坐在最高樓層的預科學兄,寄以許多羨慕。他們代表青春活力,代表朝氣和正義。正義,是路見不平,是從兄長照顧幼弟的長幼有序而來。後浪推前浪,到自己升上高年級後,自然也有一份責任心去關顧低年級的學弟。人唸到中學了,穿起長褲,結起領帶,不再是一個小孩子,要承擔愈來愈多的義務,要學會接受更多更大的挫折。
今天看見小學高年級學生甚至初中學生,每天仍要母親出門迎送,在升降機裡啃麵包;中學會考放榜,仍要父母代為排隊,通宵達旦輪候學位。一時瘋癲,一時哭哭啼啼,不知所為何事。這一代和那一代,就是有這樣的分別。不要比較還好,一比較,就少不免緬懷過去。過去了的,留在記憶裡較好,有一天,假如真的像余光中先生,「記憶像路軌一樣長」,那究竟是滿足,還是煩惱和無奈的開端?或許倒過來責怪我,不希望煩惱和無奈,就不應該緬懷罷!此刻站在這裡,向後方一指:指向昔日中環交易廣場一期外的海濱公園,海濱公園前面的卜公碼頭。八十年代的卜公碼頭,柔柔夜光,寂靜平和的海浪翻起一陣涼風,吹遍整條長廊,中環多麼的美!指向那片霧影,說一聲:「我是從那兒來的!」
這一叫,是為了下一步著想,好讓自己安心轉身,向前面繼續走下去。日本有一個保險廣告說得妙,大意是:誰說人生苦短?前面有不知路長的遠方。此刻,始終要好好為將來做足準備。
不應該緬懷過去,但心裡仍記得那沒有忘掉的面容......
沒有忘掉的面容 周美茵
Deborah Gibson曲 林振強詞
在六七歲 婆婆來港探望
在那行李邊 跟她初見面
婆婆望真我 慈祥呵一呵
那面容至今未忘掉
在十二三歲 微涼的晚上
有巡迴戲班 把天空擦亮
紅藍綠丑角 齊前來給我望
那面容至今未忘掉
歲月縱如環飛過的箭
卻總遺留一些紀念
朋友你心底可會有
記低誰人的親切面
縱不可再 見多一面
在十七歲 難明瞭的晚上
父母同意分手 天不再亮
而媽媽於街裡 仍回頭把我望
那面容至今未忘掉
人浮過秋冬與春夏
歷經許多轉變
怎麼心裡仍是會掛念一些碎片
朋友你心底可會有
記低誰人的親切面
如祈求重逢前心窩可以暖點
某面容至今未忘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