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馮睎乾: 當假新聞變成唯一真相

〔轉載: 《馮睎乾十三維度》,2023年2月11日〕

只要思想夠滑坡,罪名總比證據多

2019年11月「理大暴動」案,法官陳廣池日前判刑,形容「暴動」令理大「猶如烏克蘭東部戰場」,又批評被告「助紂為虐」,「自以為」是急救員,實質上支持暴動者云云。這次律政司若不起訴陳廣池「煽動」,恐怕不足以平民憤。

按照「立場案」控方代表伍淑娟的檢控手段,只要某些言論引起公眾「聯想」,從而憎恨香港警察或政府,就可控以「煽動」了。現在陳廣池公然把理大比喻為烏克蘭,難免讓人聯想到,在外面要攻入去的港警,就是俄羅斯那支侵略別國的不義之師,豈非抹黑港警?

陳廣池又形容被告「助紂為虐」,明顯扭曲中文成語原義,似乎指桑罵槐。任何中國人都知道,「助紂為虐」是形容某些契弟,依附有權有勢的一方,幫助強權暴政,欺壓弱小。請問理大那批拉雜成軍的暴動者,跟武器精良兼有政權撐腰的警察相比,邊個「有權有勢」,邊個似「紂」?陳廣池用這四字成語,只會讓人聯想到警察,而非案中被告。

我個人看法是,陳廣池在同一判詞中,連續兩次犯上如此低級的錯誤,不可能是無心之失。按照伍淑娟的「聯想」準則,夠晒料charge個法官「煽動」有餘啦。如果這樣明目張膽「煽動」也不控告,大家就會覺得司法不公雙重標準法治已死,又怎樣講好香港故事呢?

什麼才算「助紂為虐」,看看「立場案」即一清二楚。近日審訊,控方伍淑娟舉出監警會報告所載的「爆眼女事件」、「新屋嶺事件」等「不實信息」,盤問鍾沛權對2019年運動「社會背景」的看法。伍婦根據監警會報告指,有關警方性侵的正式投訴僅有兩宗,而被關押於新屋嶺的五十三人,均無投訴,又強調「正常人有罪證,都會交給監警會」云云(注1)。

伍淑娟這樣說,無非想帶出一個結論:不管民間或媒體對警方有何指控,只要監警會報告沒有記錄,就全部是「假新聞」、「假資訊」,而你把這些「假新聞」傳播開去,即涉「煽動」。頭腦稍為清醒的人,都看得出這是徹頭徹尾的歪理。

鍾沛權馬上反駁,舉出公眾不信任監警會的理由:例如政府委託的國際專家於報告發表前半年集體辭職;又例如監警會報告形容721為白衣人與黑衣人衝突,但很多現場片段顯示,被白衣人襲擊的大部份不是黑衣人,而是穿各種顏色衣服的普通市民,「包括其中一個白色裙,後來證實有身孕的女士。」 (注2)既然監警會不可信,甚至予人偏幫警察、「助紂為虐」的壞印象,大眾又怎會把罪證交給他們呢?

伍淑娟又提到「爆眼女事件」,再次「以結果為目標」,想把針對警方的指控,都扭曲為「假新聞」。她竟引用《星島日報》和《東網》報導,指「爆眼少女」2020年已赴台灣,且「無爆眼」。其實在2022年8月11日,「爆眼女」K小姐已在網上公開自己的醫療記錄,上面清楚列出傷勢,包括臉部裂傷、創傷性白內障、眼球破裂等。

當日我更撰文指出,《東方日報》、《星島日報》、《大公文匯》和屈穎妍等各方中共喉舌,在2021年5月下旬忽然聯成一線,宣稱K小姐「無爆眼」,統統是假新聞(注3)——這才叫「助紂為虐」。K小姐醫療報告的內容,就連獄中的鍾先生也透過報紙知道,而伍淑娟不知真傻還是假懵,居然引用過期的假新聞,專業何在?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中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摧毁所有代表異見聲音的媒體了。當假新聞成了唯一「真相」,就像監警會報告成了控方唯一可援引的資料,就不單可以做大內宣「洗腦」,有需要時還可在所謂審訊中大派用場。只要思想夠滑坡,罪名總比證據多——以「法」壓人並不難,真正難的,是你能否以理以德服人。


1
https://bit.ly/3jQUfaW

2
https://bit.ly/3Yo1IgK

3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11san-zhou-nian-70372961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十問」的標準答案

轉載《馮睎乾十三維度》,2022年11月24日


代中共答愚民「十問」

前日有一篇題為「十問」,由微信公眾號「長安課堂」發布的文章,公然挑戰習近平領導的防疫政策,點閱量迅速突破10萬——10萬是微信公眾號可公開的最高點擊量,就算實際流量超過100萬、1000萬,也只標作「10萬+」——也同樣迅速地被官方刪除, 然後連「長安課堂」也被封鎖了。
自稱「升斗小民」的作者,對中国主管衛生機構的衛健委提出「十問」(詳見附圖),老實說,每一條都易過食生菜,不信的話,我可抽樣代衛健委回答其中幾條:
1. 新疆西藏等地今年連續幾個月封控,衛建委認為合適嗎?
答:合適。
2. 歷史上產生的任何流感病毒有被人類消滅了的嗎?如果沒有,憑什麼可以消滅新冠病毒?
答:𠵱家冇,將來會有。憑什麼?就是憑中国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以及人民領袖習近平的親自領導。只要堅持清零,創造條件,創造條件,中国勢必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消滅流感病毒的國家。
3. 絕大多數民眾都打了三劑以上新冠疫苗,為什麼還是照樣不斷感染?到底疫苗有沒有用?
答:這問題非常歹毒。為什麼你不問美國人的疫苗有沒有用?
4. 與其他病毒相比,奧米克戎的致死率到底是低還是高,到底致死了多少人?
答:提問者很冷血,這不是致死率高低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命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若官員露面回應,此時不妨眼泛淚光,語帶哽咽),国家重視每個人的生命,為人民生活謀幸福,我們會不惜代價,不讓一個中国人犧牲。
5. 當局解除管控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沒有客觀科學的標準,難道要一直管控下去嗎?
答:這點你不用擔心,国家一直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導下,都嚴格按照客觀科學標準,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依法落實一切防疫措施。
6. 印度的疫情究竟是個什麼情況?非洲的尼日利亞防疫防疫工作成效顯著,我們不去對標和自己國情差不多的印度,不去學習尼日利亞,整天統計美國的數字,這樣對我們防疫有什麼意義?
答:印度因疫情而死的人,超過53萬,而我国至今只有大約5000人因疫症去世,相差100倍。統計美國的數字,是為了告訴人民,中国比美國安全得多,政府也負責任得多。全世界最多人確診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印度;中国的防疫表現,成效卓著,世界第一。考第一的人,為什麼要向考第十甚至不及格的人學習?
7. 人口稠密程度遠高於大陸的香港從來就沒有做過全員核酸檢測,而且已經放開管控幾個月了,香港社會目前一切正常,發生醫療擠兌了嗎?
答:發生了,香港今年初爆發第5波疫情後,就發生了醫療擠兌。那時候,數以百萬計香港同胞染疫,連一位愛国評論員的爸爸也死了,死亡個案有10569宗,是內地死亡數字兩倍。當時形勢危急,如果不是中央政府派遣全国最頂尖的專家和醫護赴港救援,香港肯定成為人間煉獄。目前的「一切正常」,背後其實犧牲了萬人性命。另外,香港現在並沒有「放開管控」或「躺平」,特區政府仍然堅決支持「動態清零」,港版健康碼「安心出行」仍然日夜守護着市民的生命。
看到了嗎?要回答「十問」,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且早有標準答案。為什麼衛健委避而不答,反而全網封殺呢?以我推測,應該是因為文章內容與標題不符——題為「十問」,但裏面卻有近30條小問題,明顯欺騙網民,居心叵測,應依法以「尋釁滋事罪」究治。
全中国的人民被限制自由,有的家破人亡,有的三餐不繼,有的抑鬱成疾,如是者過了三年,還在囉囉唆唆,顧左右而言他,問這個問那個,給你答案你就ok了嗎?好吧,官方的真實答案根本兩個字講完:「吹咩?」
請習近平堅持「清零」,寧願功虧一簣,也不能半途而廢!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活像屎蟲的「英雄」

〔轉載:《馮睎乾十三維度》,2022年11月20日。

揭「国家英雄」抑鬱之謎

2019年9月,《環球時報》召開「香港報道表彰會」,一夜成名的付國豪受黨媒表揚,更獲得10萬元人民幣獎金,總編胡錫進說:「付國豪就職於環球網,收入一直不高,租房住,屬於典型『北漂』。大家在會上開玩笑說,希望這10萬元獎金給他帶來好運氣,最終他能在北京買上房,娶上媳婦。」

結果在2021年4月,付國豪的父親付成學在網上代兒子宣布,「年已三十的付國豪以他目前的收入及經濟狀況很難在北京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安身之所」,已離開《環時》及北京,回到天津老家。「国家英雄」付國豪,非但無法如胡錫進所說,在北京買房娶老婆,更連記者也做不下去了。

昨晚忽然傳來震驚14億人的消息:付國豪在2021年10月25日已經死了,年僅30歲。據付成學所說,他因病去世,那個病是抑鬱症。

但抑鬱症可怎樣致死呢?研究顯示,抑鬱症患者往往有其他健康問題,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不見得都會致命;導致抑鬱症患者死亡的主因,眾所周知,是自殺。付國豪是不是自殺呢?這點有待確認,但我認為極有可能。

談論這位「国家英雄」之死,可回溯到2019年8月13日。那時付國豪在《環時》任職編輯,本非記者(也沒有記者證),卻身穿記者反光衣,跑到香港國際機場,近距離拍攝示威者的樣貌,結果被示威者包圍並捆綁在行李車上,有人向他拳打腳踢。

付國豪身上的證件和信用卡都被搜出來,大家發現他的雙程證名字叫付國豪,信用卡卻叫付豪,一人竟有兩個名字,極似國安人員,馬上令群情洶湧。其間他展露詭異的微笑,還用普通話喊出「不朽名句」:「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

他的「慷慨就義」,符合中共「唱衰『黑暴』故事」的大內宣主旋律,中共順水推舟把他吹奏為「英雄」,為付國豪贏得數以億計中国人的掌聲,也埋下了他抑鬱的伏線。

現在事隔三年,很多事實都浮面了。綜合各方報道,我相信當時付國豪不是國安,亦非正式記者,只是《環時》編輯,他臨時上陣,被派往機場做所謂採訪,原意自是撰寫以「新聞」為包裝的政治宣傳稿,並順手拍下示威者頭像 ——中国媒體為黨服務,所有記者都是国安機器的小螺絲,是記者抑或国安,說到底也不用分那麼細。

那晚他在機場遇襲,應該純屬意外,而非事先安排。就像千千萬萬小粉紅,付國豪真心支持香港警察,真心認為示威者受外國勢力煽動,毫不出奇。當他被示威者包圍的時候,一股英雄感很可能油然而生,覺得自己即使死了,也算死得轟烈,不枉此生。

那熱血上頭的微笑,那自我高潮的口號,以一個從小便接受中共「爱国教育」的小粉紅來說,是何其理所當然的事。那一刻,他大概真心相信自己將成為人民英雄,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場意外的表演,果然有一個美好的開始,只是他萬料不到會有如今的結局。

付國豪跟香港「光頭警」一樣,不過是中共大內宣兩枚棋子,賞賜你10萬大元,把你捧成英雄,已仁至義盡。之後,當然是讓你自生自滅。同人不同命,香港警察薪高糧準,有宿舍可住,「光頭警」閒來玩微博擦存在感,不知多爽,而付國豪這個「北漂」小記者,贏得浮雲般的虛名後,柴米油鹽都成問題,最終在北京淪為低端人口。

據付國豪父親在2021年7月發布的「告兒書」所說,付國豪離京後,曾多次寄求職信到他「成名」之地香港,卻因為「西方勢力滲透香港」而石沉大海,他原話是:

「你(付國豪)雖多方向香港媒體單位寄簡歷求職,然,均未回復。這不是你的問題,西方勢力滲透香港幾十年,媒體毒滲尤甚,毒媒黃媒曾倡狂鼓燥,記協等港獨組織變本加厲,無所不用其極。深恐之後他們將會孤注一擲,以身施暴,此刻的香港人非常需要正義的聲音,香港人民的聲音!」(注1)

至於付國豪抑鬱的成因,付的父親在2021年4月這樣說:

「付國豪這個孩子我是清楚的,他的內心太過柔軟,太過善良。他容不得別人對他太好,長此以往會在他的心裏產生的負擔,他會愧疚。19年從香港回來之後,他得到了太多的關心關照及關愛,他會面對辦公區裏全國各地寄給他的慰問品全身顫抖,他會躲進衛生間裏失聲痛哭。對於他來講,這是一種壓力,一種巨大的壓力。然而,這種來自於周邊同事,朋友,上級領導,包括老胡的壓力卻越來越大,越來越沉重(⋯⋯)

「我曾多次給付國豪在《環球網》的直接領導發微信,我囑咐他,一定要多多約束他,要往他的身上加擔子,不要放鬆對他的要求,不能讓他鬆懈,不要太關照他,這樣會害了他!然而,事與願違。

「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裏,他的內心深處欠下的債太多了,這份債越欠越大,越積越多,最後,他承受不了了,他得了抑鬱症。」(注2)

我究竟看了什麼?按付成學的說法,付國豪因為全世界都待他太好,所以就抑鬱了。真可憐啊,人生「三大難關」,原來是關心、關照和關愛。

背後有「14億人支持」、領導的熱切關照,以及「強大祖国」作為後盾,兼被冊封「英雄」的付國豪,竟淪為無業遊民,遭北京嫌棄,被香港無視,一切美夢成空,肯定已心靈受創。更不幸的,還有個老粉紅父親,隔三岔五就把兒子慘況公告天下,意圖情緒勒索中共,由雲端墮入深淵的付國豪,豈非尊嚴掃地,顏面無存?抑鬱是正常的。

說穿了,除了北京一男子,中国又哪有其他「英雄」?在付國豪最後的歲月,他會否幡然醒悟,看穿中共的本來面目呢?我不清楚,但我傾向不高估小粉紅的智力,但肯定他已看清「英雄」兩字的虛妄,絕望地醒悟自己一生,即使在中共宣傳中是「英雄」,現實也只能活成一條屎蟲。

看見很多中国人在可憐付國豪,但事到如今還看不出是誰「殺」了付國豪,那他們最應該可憐的,其實是自己。


1
https://bit.ly/3tHIG78

2
https://bit.ly/3VbXgjb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回想小時候登門造訪的百科全書推銷員

〔轉載: 《馮睎乾十三維度》,2022年11月10日〕

推銷百科全書,生意好呀

昨天看港台新聞,見到一條令人啼笑皆非的標題,是「李家超︰以推銷百科全書方法 積極招攬人才來港」(注1)。時光倒流七十年啊,2022年,還有人提及已變化石的「百科全書推銷員」?

我想善意提醒特首,「百科全書推銷員」對很多外國人來說,除了過時,也往往是被挖苦的對象。例如1969年英國幽默短劇《踎低噴飯》(Monty Python)某集,講一個百科全書推銷員敲門,應門者是戰戰兢兢的家庭主婦,她問:「是百科全書推銷員嗎?」推銷員答:「不,我只是賊,我來偷竊的。」婦人再三確認他不會推銷百科全書,就讓他入屋。但推銷員一進門,就向她推銷百科全書。

看了港台報道,我出於好奇,想了解「推銷天才」李家超怎樣賣百科全書,於是找來他受訪的節目《盤點政策》。李家超原話中英夾雜,是這樣的:

「以往我們的工具有限,等於我們以往銷售encyclopaedia——百科全書——只打開百科全書沒有用。除了百科全書,最好還有附帶事物,效果便大增。他銷售百科全書,你也銷售百科全書,原來你有這麼多附加價值,當然吸引,所以這次我不但要他敲門,還給他很多工具。」(注2)

從前你推銷百科全書,確要敲門,但「給他很多工具」是什麼意思呢?70年代,日本有位真正的推銷天才,叫尾上忠史,可以獨力在一個月內賣出35套英文百科全書。他的成功秘訣不是敲門或「給他很多工具」,而是說服已購書的客戶,把百科全書推薦給朋友,因為尾上很清楚:潛在客戶信任自己的朋友,遠多於賣花讚花香的推銷員。

尾上忠史就是依賴客戶口碑,讓別人來「說好百科全書故事」,締造出傳奇的銷售成績。可惜至今為止,全世界好像只有特區政府官員在唱好香港,自吹自擂。

李家超想招攬人才,光靠獅子開大口,要求年薪250萬元或以上的人才來港,即使給予各種便利(或「工具」),恐怕也沒有用。若李家超有意以推銷百科全書的方法來sell香港,不妨向「貴賓效應」的方向發展。

我看過一個美國人推銷大英百科全書的故事,大意說,他到中產階級社區推銷,處處碰壁,後來跑到較貧窮的黑人區,銷售額反而大增。背後原因,除了是草根家長覺得百科全書有助子女教育外,他們也覺得一個穿西裝的白人貴客,特地從老遠跑來叩門,有種受寵若驚、蓬蓽生輝之感,所以更願意大破慳囊——這就是「貴賓效應」。

這個故事發人深省。根據「貴賓效應」,李家超可考慮向第三世界落後國家推銷香港,用這方法「搶人才」,包保香港客似雲來。

推銷百科全書,確曾是蓬勃的行業。上世紀30年代美國,有大約2000名推銷員,挨家逐戶推銷大英百科全書。然而到了2012年,大英百科全書公司總裁Jorge Cauz已宣布,有244年歷史的大英百科全書將不再發行書本,之後只有網上版。從此,百科全書推銷員正式壽終正寢。

想不到10年之後,李家超居然把推銷香港,比作推銷過氣的百科全書,這比喻到底是出於可笑的無知,抑或不小心道出可悲的真相,各位可自行判斷。百科全書確是好東西,但很遺憾,這個時代已沒有它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