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Sitting alone, in the hush of the bamboo; I thrum my lute, and whistle lingering notes. In the secrecy of the wood, no one can hear; Only the clear moon, comes to shine on me.” [Hut Among the Bamboos : Wang Wei (701-761A.D.]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中國累積逾千萬人移民海外 美日加最受歡迎 美移民律師:家長對中國洗腦教育不信任
轉載: 《立場新聞》,2020年12月26日
中美關係近年轉差,但是移民當地的中國人數量持續攀升。由「中國全球化智庫」與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本週發表《中國國際移民報告 2020》藍皮書,指中國大陸已累積 1,073 萬輸出移民,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輸出國。中國人移民美國的數目,在去年已經累積到 289 萬人,繼續成為中國人移民他國首選,至於移民人口亦有年輕化趨勢,不少學生早在高中時期已經到美國留學,至於以「投資移民」移居美國的比例則顯著下降,有專營移民服務的律師表示,雖然不少中國家長都抗拒「洗腦教育」,但是美國亦正收緊中國人的簽證限制。
中國民眾傾向移居至美、日、加
報告引述 2019 年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UNDESA)發布關於全球國際移民存量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已累積 1,073 萬人成為輸出移民,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輸出國。對於他們移民的頭三國家,依次序是美國、日本以及加拿大,跟 2015 年的報告相同。去年移民到三國的中國民眾數量已分別累積到 289 萬、78 萬跟 69 萬;4 年之間,移民到三地的中國民眾增加了 22 萬、7 萬 和 4.6 萬。
報告並且透露,從中國遷往香港的移民數量已多達 227 萬,但是報告沒有說明數據由哪一年開始計算。
近 50 萬人留學英美 成兩國最大留學生群體
報告並且說,不少中國民眾仍然對出國留學期望甚殷。報告引述 2019 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8 - 2019 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數量達 36.9 萬人,佔國際學生總數逾 1/3,繼續蟬聯當地最大留學生來源地。至於根據《2019 年英國留學生報告》,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總數達到 10.6 萬人,佔當地國際學生總數的 23.2%,成為當地最大留學生來源地。
報告並且說,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有年輕化趨勢,近 10 年到美國就讀高中的中國學生人數增長 98 倍,同期到美國就讀大學本科的中國學生人數則增長了 14 倍。
投資移民比例下降 移民律師:美國正收緊中國人簽證
報告亦提出,中國民眾以「投資移民」赴美的比例急速下滑。根據美國簽證年度報告統計,中國 2019 年獲得 EB-5 投資移民簽證的人數為 3,894 人,自 2015 年以來連續「五連跌」。報告亦指在 2015 年美國簽發的 EB-5 簽證當中,中國人佔近 87%,但到了 2019 年,中國人只佔 49%。直系親屬移民成為了中國民眾赴美的主要方法,2019 年有近 2.5 萬人,高於「職業移民」和「家庭團聚移民」類別。
對於以上情況,紐約移民律師郭進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數據反映不少中國家長都不接受中國的洗腦教育,「他們嚮往西方真正的科學技術,從小接受西方好的教育」。郭進並且說,由於大量中國移民湧入美國,而且「魚龍混雜,間諜也摻雜其中」,美國現時已經收緊中國民眾和留學生的移民限制,「美國要的是合法的、守法納稅的移民」,因此當局會繼續調整政策至於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顧為群也表示,不少中國民眾都了解官方輿論的問題,「尤其讓年輕人和知識分子討厭」,西方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仍然有吸引力,大量年輕人外流長遠將影響中國的社會秩序及經濟發展。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取消考題風波: 香港墮落的指標性事件
轉載:《眾新聞》,2020年12月21日
5月一個下午,楊穎宇在考評局評核中心,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悲憤地動手。屏幕裡是一份份被掃瞄到電腦的試卷,考生本來洋洋灑灑用原子筆寫下的答案,他要親手用以鼠標劃過塗白。光是由他處理的約有270份;連同其他同事的,共有5,000多份試卷答案要被塗掉。
50歲的楊穎宇,在考評局做了15年,這是他覺得最可恥的時刻。
事隔數月後再談起此事,楊穎宇仍不禁激動落淚:「我遮過嘅卷裡面,最長嗰個有6版,講緊淨係呢條(分題)。你要我全部遮哂啲答案佢,好無良……」
今年5月,歷史科一條涉及中日關係的試題被DQ,風波中的主角,考評局歷史科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其後請辭。他上月底離職後,首次接受專訪,談及這場香港教育史上的大風暴。
風暴形成之初可追溯至2017年,當年他因歷史科「勇武」試題懷疑被盯上,去年曾收到匿名投訴其Facebook言論;到今年碰巧在開考前一天,左媒刊登了他FB有關中日關係的言論。種種巧合,令他感到猶如置身局中,最後令他要「著草保命」離開工作15年的考評局。
土生土長的楊穎宇博士在教育界現已被封殺,連做代課也無人敢請,但他選擇站出來說出內情,而非讓事件慢慢被淡忘,「I am a historian。呢件事好多細節出面啲人唔知,我覺得為將來留返個記錄,呢個都係我責任。」
全文: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眾新聞: 禁字那𥚃來?
轉載:《台灣蘋果日報》,2020年7月4日
【禁字認證】中產平民://作為中共管轄的一個城市,香港今年也興起將某些字列為禁字。中共最出名的禁字當然就是八九六四。香港更加出類拔萃,不論好人一世平安、光復香港、甚至是願榮光歸香港,全部都被禁。與革命完全無關的一個四字詞,想不到也成為香港最新一個禁字,呢個四字詞就係 「武漢肺炎」。//
//我真係好想知道究竟背後有乜嘢原因,令武漢肺炎成為最新一個禁字 。政府新聞處, 如果你有內幕消息,不妨同大家公開,我真係好想知呀!//
魯迅《隨便翻翻》
魯迅先生1934年的〈隨便翻翻〉便說:「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闢天地』之後,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
「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 『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