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或許刊登不了的文章
寫稿,近廿年,第一次有下不了筆之感,坐在電腦前竟不知從何寫起!
理應這是最後一篇刊登在《蘋果日報》論壇版的文章,本想好好向讀者致謝、道別,但很可能來不及刊登,《蘋果》就要停刊了。若無法見報,會先在Patreon、FB等平台發表,期望他朝可堂堂正正的出現在新《蘋果日報》上。
入行做記者第三年,傳出黎智英準備大展拳腳搞報紙,其後還取名《蘋果日報》。當時覺得《蘋果》這個名字很怪異,有人以為是賣水果的,也有人以為賣電腦的。想不到我竟然有幸加入《蘋果日報》,成為當時中國版最年輕的記者,也因而有很多到中國採訪新聞的機會,無論是墜機、火災、水災、地震等重大災難或事故,還是廣東或全國兩會、中共黨代表大會、領導人外訪或美國總統訪華等政治新聞,甚或異見人士受審獲釋等,都要北上,也讓我有機會深入認識這個國家、觀察它的變化、了解它的制度,看清楚中共如何蛻變成一頭權力怪獸。
2003年沙士傳入香港,港人開始明白到即使你河水不犯井水,但井水仍可能以各種方式犯你河水,而廣東、北京隱瞞疫情、掩蓋真相等行為也令香港抗疫倍感艱難。當時中共正處於權力交接的政治不明朗時期,胡錦濤及溫家寶上台三個多月後就發生沙士危機,而江澤民不僅還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心腹親信還遍布政治局常委等權力及要害部門。當我觀察到中央各系統及各部門之間對待疫情的態度步調並不一致,有時甚至互相牽制、對立,意識到中央領導人之間在是否公開疫情、如何抗疫等問題上,或出現重大分歧,於是在採訪會上將這些想法講出來,誰知鄭明仁、董橋等一眾高層很有興趣,要求我寫下來,協助讀者了解中共的決策方式,令這些中國及政治新聞更易理解。自始就以筆名「張華」,撰寫一些觀察中國政治社會新聞、解讀新聞背後的問題。
這是我由專職採訪的記者轉為評論員的開始,而「張華」一寫就十多年,轉職商台一段時間仍在寫,其後用回本名所寫的文章就增加中港關係比例,初心仍是希望讓香港讀者更了解中國。
《蘋果》十年,離開時那依依不捨歷歷在目。畢竟我是「創報元老」(雖是年資最淺),在此不僅認識了很多好同事,還長了見識知識,是我入行後成長最快累積最多的時期,也讓我日後在商台做主持時有「貨」可交。因此,對《蘋果日報》、黎智英、葉一堅及一班舊同事(董生、仁哥、姜生、路芙、月華、樹明、YY、旭、蔣、老師、清奇、少強等),心懷感激,感謝你們相助包容。那是《蘋果》最輝煌時期,也是我成長最快的十年,對它的消逝怎會不心痛?
《蘋果日報》絕不完美,甚至有很多不足。《蘋果》新聞一直都有爭議,被指過度娛樂化、煽情、立場偏頗,甚至作新聞,這些或許是事實。但《蘋果》的可貴之處卻是捍衛自由之決心始終如一,並成為一把響亮的聲音,以其極高銷量和巨大影響力,繼續不懈監察權貴、為港人發聲,堅定支持港人爭取民主自由,捍衛真正的一國兩制。《蘋果》的倒下,令香港失去了一面捍衛自由的旗幟,失去一把捍衛香港利益的強有力聲音,失去一個監督政府的工具,能不令人痛心?
《蘋果》成為當權者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今次事件再次證明,政府手上握有很多彈藥,只需以各種罪名拘捕報館老闆及其一眾高層,凍結其銀行戶口,就足以令一份擁有逾百萬讀者的報章、一間傳媒機構、一間上市公司,在一夜間倒閉。
古語有云,貧不與富爭、民不與官鬥,這是皇權時代的民間智慧,因為那時是人治社會,一切由拳頭說了算,爭鬥的勝方必是掌權者。香港一度擺脫了這種人治狀態,官民、貧富之間的爭鬥皆由法律仲裁,財富再多、拳頭再大、權位再高,也要講道理、依法律,也要尊重法庭裁決,而法庭曾經是存公義的地方。可是,今天仍有道理可講?今天仍有公義可言?哀哉,自由和公義之消逝,伴我廿六年的《蘋果》也隨之轟然倒下。
時局再艱難,我們都要昂着挺胸過日子,守護那份《蘋果》精神——對民主自由的執着、對公義的堅持!感謝你們過去花寶貴時間閱讀我的文章,來日方長,有機會在其他平台再聚。各位,珍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