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遇上寒流, 街頭冷清清, 路人稀疏, 平日喜歡光顧的蘇格蘭批(Scotch Pie)咖啡店, 豆腐店, 馬來西亞沙嗲, 茶樓, 皆全線休業。雖然, 知名的日本拉麵店、壽司店照樣排隊, 但很多香港人都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只有廣東道海運大廈, 到處都是操北方口音的遊人。很多人都說, 沒有「自由行」, 香港早就完蛋了!
完蛋? 真的那麼嚴重嗎?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資料顯示, 其實無論這批大陸客怎樣揮金如土, 他們為本地造就的生產總值(GDP)不過是百分之三左右。即是說, 97%的本地生產總值, 並不是依靠他們的瘋狂消費。香港人實在不需要為討好大陸客而卑躬屈膝。說到底, 商業世界講的是供求關係, 一買一賣, 你情我願, 公平交易, 是沒有誰欠了誰, 誰關照誰的議題。香港人每年到大陸超過7,200萬人次, 每年在大陸消費達344億港元, 很明顯這是兩地自由貿易互惠互利的結果。
最近輿論和民間對「D&G事件」、「北大教授事件」、車廂內吃麵、遊人不守秩序、本地孕婦不公平待遇、居留權等議題作激烈討論, 突顯兩地文化差異的矛盾。以事論事, 我們不應該把這些爭議捆綁一起, 動輒訴諸情緒。舉凡世上任何兩座城市, 兩處地方, 或多或少總有差異, 即使日本國內, 隨便把東京、大阪、京都、東北、沖繩放在同一板塊審視, 馬上發現彼此的語言、生活習慣、性格、價值觀等, 都有迥異的分別。差異本身不是問題, 沒有日本人認為各處的方言應該要取締, 東北方言跟九州的方言, 都是日本語。然而有許多批評香港的人物, 卻無視方言的重要性, 一句「中國人要講普通話」, 彷彿粵方言、閩南語、重慶話都不是中國語文。秦王嬴政的大一統就是硬道理的思想, 二千多年以來, 依舊蠶食多少中國人的靈魂!
廣東道上, 遊人每人手拖一個行李箱, 臃腫的身軀, 橫行狹窄的香港市區街道, 確實讓本地人感到不自在。調查說愈來愈多香港人討厭到銅鑼灣、尖沙咀廣東道和旺角西洋菜街, 原因是街道遊人太多, 而且商店種類愈趨單一, 都是清一色國際品牌。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先生甚至指出, 香港真正的「四大產業」*, 其實是金鋪、化粧店、藥房和電子產品店。昔日熟悉的風土面貌, 街坊情誼, 都因為政府和商界對大陸旅客口味的傾斜而犧牲了。所謂國際城市原來是子虛烏有, 只要走到九龍和港島的心臟地帶看看, 都了解何謂「千店一面」, 香港市區,已成為大陸豪客的專用租界。
很多人聽到這樣的說話便動氣了, 反覆強調這些豪客對零售業的貢獻, 而且他們不都是面目可憎的。他們所說的都正確, 這兒指出的, 是香港在迎合他們口味的同時, 不應該妄自菲薄, 把香港的價值棄之不顧。例如, 正體書面語或繁體印刷體是香港一百七十年來的民間習慣, 一下子街上的廣告、招牌、告示都變成了簡體字, 無異是粗暴地強制我們改變生活習慣。過年之前便跟朋友登上「天際100」, 擺在當眼處的歡迎字眼, 竟然是簡體中文! 商家都不把香港人和外國人放在眼裡了, 我不禁慨嘆: 我是哪裡人? 土身土長, 生於斯長於斯又如何? 都變成了「非主流」、「少數派」。我懷疑香港的土壤, 早已連根拔起, 這個地方, 已不屬於香港人了,「廣東道」最好趕快取一個新的名字, 叫「解放路」、「人民路」、「中山路」看來更貼切吧。當愈來愈多人認為香港沒有「自由行」便完蛋, 相信不使用簡體字不說普通話便不行, 這才是讓人擔憂和不安之處。
(寫於 靖遠陸宜居)
*案: 香港政府界定的「四大產業」本來是指出, 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和工商業支援及專業服務是香港經濟的四個主要行業。見香港統計處。
延伸閱讀:
《生果日報網上版》, 「港人遊內地年花 344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