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昔日香港和澳門對中國大陸舉足輕重的地位日漸褪色, 但是不能夠就這樣否定過去這兩個城市對中國的貢獻及影響力。很多人指摘, 香港人、澳門人沒有中國文化的根, 跟中國文化很疏遠, 似乎是一種只看表面, 不顧歷史長河的武斷吧。
殖民地歷史對香港人和澳門人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影響, 遠不如中國傳統在這兩個城市不斷承傳和發揚般厲害。中國文化的根曾經花果飄零, 如果沒有香港, 沒有澳門, 今天的中國更可憐。
澳門給葡萄牙管治超過四百年, 但澳門保留的建築、飲食習慣、宗教等與其說受葡萄牙影響, 更多的反而是葡國文化融入了中國的傳統之中。盧家大屋、盧廉若公園、亞婆井前地、福隆新街、十月初五街、瘋堂斜巷等, 都不難看見中西合璧, 西方元素之中保留了中國傳統, 中國傳統之中又看見西方氣象, 簡直各自精彩。飲食方面, 最受人愛戴的葡國小菜, 其實融入了許多廣東風味, 受到廣東菜的影響不斷演變下, 已經不是葡萄牙菜原有的味道了。宗教方面實在不用多說, 天主教的地位固然在澳門四百多年間舉足輕重, 但中國南方的宗教信仰一樣興盛, 早於澳門開埠前原居民已有拜媽祖的習俗, 一直沒有間斷。
殖民地管治並沒有破壞中國傳統的根, 究其原因, 就是港澳自開埠以來大部分時間並沒有與中國大陸絕緣。明朝默許葡萄牙人駐留澳門是有條件的, 葡萄牙每年都要向明朝政府繳交地稅, 一直至十九世紀中葉。所以嚴格來說, 澳門有很多的時間並不是一塊殖民地。清朝的大官林則徐, 為了禁煙, 接見外國官員, 經常往返廣州和澳門, 蓮峰廟就是他當時的辦公地點。至於香港政府, 百多年來邊境一向很寛鬆, 一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 才逐漸嚴格限制兩地自由往來, 而中國大陸也不過是六十至七十年代封閉鎖國期間, 較少跟港、澳來往, 但民間的交往並沒有止息, 很多港、澳居民不斷把物資運送內地, 支援內地遠親的生活所需。
回顧香港歷史, 跟近代中國發展簡直唇齒相依。晚清和民國初年的香港和澳門一直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孫中山在香港完成大學課程, 在澳門鏡湖醫院行醫, 看看魯迅寫的《略談香港》、《再談香港》, 當了解香港對魯迅思想的影響。
當然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 但這個城市留下了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蕭紅、胡適、張愛玲、許地山、戴望舒、蔡元培、錢穆、余光中的痕跡,還造就了饒宗頤、李歐梵、金耀基、查良鏞等當代大師。
一九四九年後, 大批留亡學者湧至香港, 當時兩岸四地, 以香港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最為安定。英國人並沒有要求香港人歸化英國, 離棄中國人的生活傳統。英國主張經濟放任、文化學術自身自滅, 在戰後好一段時間, 是最適合人文科學的發展。今天的中文大學, 實際上是當年流亡香港的學者辛勤草創而來的。
六十年代以後, 隨著經濟急速發展, 香港的報章和出版社在七十年代進入全盛時期, 一九六六年香港中文報紙共四十二種,到一九七六年狂升至九十八種 (見「香港文化資料庫」), 能夠百花齊放, 是因為那個年代的社會能夠兼容不同政見和立場的聲音。說七十年代是香港出版事業顛峰, 一點也不為過, 只要看看金庸小說的成書經過, 便可以了解流傳雋永的文學作品, 是需要一個優良的創作土壤和泉源:
• 書劍恩仇錄 一九五五年著
• 碧血劍 一九五六年著
• 射鵰英雄傳 一九五七年著
• 雪山飛狐 一九五九年著
• 神鵰俠侶 一九五九年著
• 飛狐外傳 一九六零年著
• 白馬嘯西風 一九六一年著
• 鴛鴦刀 一九六一年著
• 倚天屠龍記 一九六一年著
• 連城訣 一九六三年著
• 天龍八部 一九六三年著
• 俠客行 一九六五年著
• 笑傲江湖 一九六七年著
• 鹿鼎記 一九六九至一九七六年著
查良鏞先生創立的《明報》, 一直是華文報章的翹楚。錢穆、唐君毅、牟宗三等大師的著作, 都是研究近代中國文化不可缺的, 而這些人物, 都是先在香港發揮莫大的影響力。香港一直面向國際, 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 在戰前和戰後好一段時間都是舉足輕重的, 澳門比香港更早走向國際,十六世紀後期, 更是遠東最蓬勃的貿易港, 中國近代的天文學、醫學、數學、科技發展等, 最早是由澳門傳入中國。
再看香港的電影, 電影裡的中國文化元素往往感染全世界的觀眾, 由七十年代李小龍的武術電影開始, 外國人眼裡對中國人的印象便是從這群香港影星開始。至八十年代香港進入電影的黃金十年, 大量外銷的電影不止遍及日本和東南亞, 一線的演員及導線更晉身美國荷李活, 成為影響全世界的中國人。七十年代的電影劇《上海灘》、八十年代的《胭脂扣》、九十年代的《花樣年華》, 都體現香港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帶進現代世界的寫照。
除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外, 香港避過了中國大陸的戰爭和內亂, 包括太平天國、國共內戰、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 令許多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得以完整保存下來。早於唐朝己經發展的屯門, 保留了超過一千年道統的佛寺; 早於宋朝已定居香港的原居民, 保留了完整的圍村, 盆菜更是香港原居民的飲食文化。香港每年中秋在銅鑼灣、大坑一帶舞火龍, 以及每年農曆四月在長洲舉行的太平清醮、搶包山等中國傳統活動, 已經流傳超過一百年。香港的古老漁村, 在城市的急速發展下並沒有消失, 大澳、南丫島、長洲、塔門仍是漁村處處。至於廣州話這個古老悠久的中國南方方言, 在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經濟開放的社會環境下, 完整地在香港、澳門保留下來。看粵劇, 即廣東大戲, 到哪兒看最好? 當然就是香港了! 皆因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粵劇備受摧殘,很多曲譜、戲服、道具及圖書資料幾乎付之一炬,被審查、批鬥、抄家、送往勞動改造的藝人多不勝數,很多藝人紛紛逃亡到香港及澳門。凡此種種, 都說明了香港並沒有因為殖民地的管治而與中國文化疏離, 相反, 在好些領域留下了中國傳統深刻的烙印。
活在拜金風氣、物質主義至上的國度, 幸好還有香港, 還有澳門。現在很多人都像是害怕「邊緣化」, 害怕接不上大陸飛快發展的步伐, 那些人似乎都忘記了這兩個城市本身的價值所在。閭丘露薇在她的《不分東西》說得好:「所謂邊緣化,其實是否因為香港自甘『內地化』?」如果說香港和澳門跟中國文化疏離的意思是不夠「內地化」的話, 那麼香港和澳門還是繼續「邊緣化」最好了。
延伸閱讀:
1. 閭丘露薇 (2011), 《不分東西》,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盧瑋鑾編(1983), 《香港的憂鬱》, 香港:華風書局。
3. 香港文化資料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