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共產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在香港早已大肆佈局,九月中旬,相繼有大大小小活動,由煙花匯演,巡遊、旗海、電影、展覽,形形色色,無一不破費,無一不大費周章。彷彿每個角落,都要參與其中,沒有參與的話,就是一種罪惡。
說穿了,「宣傳攻勢」、「人海戰術」就是共產黨最厲害的伎倆。用台灣人的說話,十月一日,是共產黨推翻國民黨政權的紀念日,不是共產黨員的話,要慶祝甚麼?這就好比日本的民主黨,眾議院大選取得過半數席位,以第一大黨身份組閣,於是大肆慶祝,為此而高興的人當然多的是,但是有需要舉國上下齊心搖旗吶喊嗎?不見得。有些人選擇上街遊行,認為政府管治無方;有人在電視傳媒裡口誅筆伐,認為民主黨沒有執政經驗;有更多人對這些事情毫不關心,每天繼續營營役役。但是,上街遊行也好,口誅筆伐也好,營營役役也好,日本人不會說這些人「不愛國」。可是換個臉在香港,周日香港島因為巡遊擾攘,要大封主要道路,便說「祖國日益強大,可喜可賀」。相反,十月一日,有些團體說要告訴香港人,告訴北京政府,「毒奶粉事件」未解決、「豆腐渣工程」不了了之,香港記者被毆打沒有討回公道,新疆的民族政策有缺憾,於是決定組織群眾十月一日站起來,走上街頭,有頭有面的人甚至普羅大眾卻說他們「反中亂港」。
話說回來,要不是香港因為政權被移交了,十月一日也不會多了一天假期。既然多了一天假期,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甚麼不妥?那一天選擇抱頭大睡的人、選擇搓麻將的人、選擇喝茶品茗,到郊外遠足的人肯定必比關心政治的人更多。這些人跟那些組織上街為受害的中國人、香港人討個公道的團體比較,誰更「愛國」?
或者需要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愛國跟不愛國,又或者問「你愛不愛國」真的是那樣重要的嗎?居住在香港的外國人最幸福了,十月一日,加上兩天之後的中秋節,連成一氣,最好做甚麼?有人選擇到東南亞遊埠,享受不需要爭論愛國跟不愛國這些所謂「大是大非」的閑趣。他們會跟你說:「有需要爭論嗎?每年我給政府交足稅金,沒有亂拋廢紙垃圾,家裡儘量不用空調,垃圾分了類別才棄置,少吃對生態環境有害的食物,例如魚翅、基因改造食物等。我想問為甚麼G20的名單中沒有葡萄牙、馬來西亞、芬蘭和剛果?」這是當一個世界公民的視野。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如果尚要為香港定位的話,香港人需要努力的,應該是學習做一個世界公民。生活在地球村時代,又不是身處非我即彼的戰亂狀態,仍然囿於歌頌一個特定政權、一個自大、自吹自擂的民族,而莫視於公民義務和權利、國與國彼此的交流與學習,這樣的胸襟,一副大漢天威的模樣,沒有資格讓香港配上「國際都市」的稱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