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923/s00005/1537640260792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Sitting alone, in the hush of the bamboo; I thrum my lute, and whistle lingering notes. In the secrecy of the wood, no one can hear; Only the clear moon, comes to shine on me.” [Hut Among the Bamboos : Wang Wei (701-761A.D.]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2018年9月29日 星期六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韓國年輕人的就業悲歌-找工難、工時長、薪差大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76783/%E8%B2%A1%E9%96%A5%E5%A4%A7%E9%81%8E%E5%A4%A9-%E9%9F%93%E5%9C%8B%E5%B9%B4%E8%BC%95%E4%BA%BA%E7%9A%84%E5%B0%B1%E6%A5%AD%E6%82%B2%E6%AD%8C-%E6%89%BE%E5%B7%A5%E9%9B%A3-%E5%B7%A5%E6%99%82%E9%95%B7-%E8%96%AA%E5%B7%AE%E5%A4%A7
香港01
2017-03-10 18:00
韓國政壇在2016年經歷一場大地震,總統朴槿惠閨蜜崔順實被揭利用關係向企業施壓謀利,捲入這宗醜聞的三星集團接班人李在鎔於上月底被正式起訴。韓國素有「三星共和國」的外號,諷刺財閥操縱國家經濟命脈的荒謬。財閥影響的不止是韓國經濟,也扭曲了就業市場和社會價值觀。政商勾結未平息,傳媒再踢爆崔順實女兒靠特權入學,教育界因而受牽連。干政風波令社會怒火一觸即發,素來被視為政治冷感的韓國年輕人按捺不住走上街頭,向朴政府說不。然而要擺脫政商勾結的局面,又談何容易?
記者走在韓國街頭,深深感受到財閥的影響力滲透社會每個角落,首爾馬路上到處可見掛着「H」品牌標誌的現代汽車(Hyundai),韓國政府利用保護貿易政策提高進口關稅,保護財閥免受外國對手競爭,變相限制消費者的選擇,汽車便是其中之一。姜旼秀的父母是現代汽車的用家,他有時會借車外出,但現代汽車多次被發現引擎出現故障,以及倒車時有突然加速的問題,釀成多宗車禍,他質疑政府對現代汽車的車禍調查草率,笑言自己很幸運,從沒遇過意外,對記者說:「每次調查都說司機疏忽才釀成交通意外,許多韓國人購買這款汽車,純粹因為它比進口車便宜。」
香港01
2017-03-10 18:00
韓國政壇在2016年經歷一場大地震,總統朴槿惠閨蜜崔順實被揭利用關係向企業施壓謀利,捲入這宗醜聞的三星集團接班人李在鎔於上月底被正式起訴。韓國素有「三星共和國」的外號,諷刺財閥操縱國家經濟命脈的荒謬。財閥影響的不止是韓國經濟,也扭曲了就業市場和社會價值觀。政商勾結未平息,傳媒再踢爆崔順實女兒靠特權入學,教育界因而受牽連。干政風波令社會怒火一觸即發,素來被視為政治冷感的韓國年輕人按捺不住走上街頭,向朴政府說不。然而要擺脫政商勾結的局面,又談何容易?
「在韓國真的很難找工作,我有同學遞交了30多份工作申請都不成功,就算是名校生,要找工作都不容易。」24歲的梨花女子大學中文系四年級生朱俞蘭對記者這樣說。訪問當日,朱俞蘭剛完成大考,隔天到上海考察寫報告,除了應付考試和功課,快將畢業的她還忙於寄履歷。這幾年韓國青年受經濟環境拖累,大企業減少職缺,加上社會氣氛並不鼓勵他們投身中小企業,導致滿街都是高學歷的失業大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上月中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韓國15歲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高達10.7%,創2000年以來最高紀錄。朱俞蘭比較幸運,她精通韓、英、中、日四種語言,獲日本企業看準其語言天分取錄,待畢業後赴日本工作,避過國內競爭。她直言:「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其實韓國有許多工種選擇,但問題是人人都想加入大公司,大財團員工福利好薪水高,大家都嫌小公司的待遇不好。」
儘管年輕人不喜歡財閥掌控國家經濟命脈,但他們還是拼命想擠進大財閥。畢竟餬口是重要的,不同規模的企業工資差別很大。韓國統計廳2013年3月進行的《經濟活動人口調查》顯示,員工僅1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普通職員之月薪,不到大企業職員月薪的一半,前者領取低薪,甚至沒有福利保障已成常態。「加班是韓國職場常態,所以最好在會付加班費的機構上班。」朱俞蘭說。
財閥坐大壟斷市場 年輕人難以發圍
部分韓國企業為了減少薪金支出,會增加非正職員工的職位,受害的通常是剛投身社會的年輕人。中小企正職與非正職員工即使做同樣的工作,惟非正職員工連正職員工的六成薪金都拿不到,月薪僅8,000多港元,難免感到「努力工作還是很窮」。韓國的貧富差距,某程度上能歸咎於大財閥與小企業的薪水差距,目前韓國著名的財閥有三星集團、現代集團、LG集團、SK集團等,在國家經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規模最大的三星集團總產值佔全國GDP的20%。財閥坐大壟斷市場,年輕人難以發圍,只好望到大公司做個「打工皇帝」,長遠形成了一種社會不公。
部分韓國企業為了減少薪金支出,會增加非正職員工的職位,受害的通常是剛投身社會的年輕人。中小企正職與非正職員工即使做同樣的工作,惟非正職員工連正職員工的六成薪金都拿不到,月薪僅8,000多港元,難免感到「努力工作還是很窮」。韓國的貧富差距,某程度上能歸咎於大財閥與小企業的薪水差距,目前韓國著名的財閥有三星集團、現代集團、LG集團、SK集團等,在國家經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規模最大的三星集團總產值佔全國GDP的20%。財閥坐大壟斷市場,年輕人難以發圍,只好望到大公司做個「打工皇帝」,長遠形成了一種社會不公。
1953年韓戰結束時,韓國還是落後的農業國家,直至1960年代,時任總統朴正熙為發展工業大力扶植財閥,向財閥提供低息貸款和補貼,並提供政府擔保使財閥獲得大量外國貸款。及後他還推使財閥創建現代經濟工業,如造船廠、汽車、電子業等,以振興國家經濟,令韓國在50年間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與香港、台灣和新加坡看齊,財閥引領國家經濟發展的成就令世界矚目,並成為歷任總統刻意扶植的對象,財閥蓬勃發展,逐漸壟斷國內一切產業。
「如果我想買到優質的葡萄酒和家居用品,只能夠去E-mart、樂天超市或HomePlus,這些都是大財閥,他們不僅聯手控制價格,還想控制我們的生活。」年輕藝術家姜旼秀抱怨說。
韓國大財閥無處不在
記者走在韓國街頭,深深感受到財閥的影響力滲透社會每個角落,首爾馬路上到處可見掛着「H」品牌標誌的現代汽車(Hyundai),韓國政府利用保護貿易政策提高進口關稅,保護財閥免受外國對手競爭,變相限制消費者的選擇,汽車便是其中之一。姜旼秀的父母是現代汽車的用家,他有時會借車外出,但現代汽車多次被發現引擎出現故障,以及倒車時有突然加速的問題,釀成多宗車禍,他質疑政府對現代汽車的車禍調查草率,笑言自己很幸運,從沒遇過意外,對記者說:「每次調查都說司機疏忽才釀成交通意外,許多韓國人購買這款汽車,純粹因為它比進口車便宜。」
種種日常生活細節,反映出財閥勢力非常龐大。為了生活,仍有許多韓國年輕人寧願屈服於財閥勢力,也不願跟錢作對,把到大財閥上班當成人生目標。美國作家凱恩(Geoffrey Cain)在2009年移居首爾,研究三星文化。他向《香港01》表示,韓國家長大多期望子女進入三星等大企業工作,「傳統觀念上,如果子女成為三星員工,會被視為社會精英,父母會感到驕傲。」不過,要擠進財閥工作絕非易事,應徵者須通過重重考核,包括面試、筆試和性向測試,競爭激烈。
首爾視野:回看2016年為什麼梨大女生要佔領校園?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ommunity/opinion/27329/page_2
撰文/Kat 圖片/網路
撼動韓國社會的梨大女學生佔領校園行動
今年7月28日,因反對校方預定新設「付費學分班」,三百多名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的學生佔領行政大樓,試圖阻止正在開會的校方通過該計畫。這場由梨大女生發起的衝突性的行動,迅速聚集韓國社會的關注。
什麼是「付費學分班」?
付費學分班是朴槿惠政府教育改革中「終身教育計畫」的一環。政府宣稱,此計畫是為提供因經濟因素,高中畢業即進職場的女性,或育兒告一段落的母親,上四年制大學進修的機會。
她們反什麼?
看似美好立意的計畫,梨大女生為何強烈反對?
她們認為,校長崔京姬自2014年上任以來,一貫採取「先斬後奏」,未事先與校內成員溝通的手法,以及,學校已設有提供成年女性進修的學院,新計劃不過是為了獲得教育部補助,更意圖從女性身上歛取高額學費。再者,預定開設的學科,大抵是「美體·美容學科」或「新媒體產業學科」。只注重配合企業所需的人才,也深化充斥韓國社會的物化女性的劣風。
教育者的傲慢, 一千六百名警察入校
面對學生的抗議,校長的第一反應,是指控學生為「監禁教職員的犯罪者」、「受到外界勢力操控」,威脅要將學生移送法辦。在佔領的第三天,校長與學生約好對話,到場的卻是1千6百名警察。這是80年代韓國民主化抗爭運動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警力進入大學校園。警方在強行驅散的過程中,造成數十位學生受傷,在場學生形容,當天大樓內,哭叫聲四起,宛如「修羅場」。
最初的勝利·再次進擊
梨大校長要求警方鎮壓學生的事一傳出,立刻引發韓國社會極大的批判聲浪。在輿論壓力下,校長在8月3號召開校務會議,宣布取消設立付費學分班,學生取得痛快的勝利。
經過團結行動的洗禮,學生的抗爭意識急速成長。她們持續佔領行政大樓,並將抗爭訴求提高到要求校長下台的層次。
自2014年上任後,校長崔京姬一貫以拒絕與學生溝通的態度,強行推動朴槿惠政府的一連串大學商業化政策,兩年間所累積的不滿,讓她們意識到,唯有崔京姬下台,才能讓學生重新做回校園的主人。
姊姊回來了
8月10號,梨大校園的夜晚,被超過萬名女生手裡拿的手機光源,點亮成一片星海。在這片星海裡面,有多達7千多位是專程回來,幫抗爭學妹加油的梨大畢業生。
學姊們在梨大校園的大牆壁上,貼滿了自己的畢業證書,上面印著「returned」。她們說:「不與學妹溝通,還出動警察傷害學妹的校長發的畢業證書,我們不要」。
總統閨蜜女兒特權入學, 梨大女生抗爭急速加溫
然而,對於學生的「校長下台」訴求,以及學生所發起的一連串抗議行動,校長再次選擇了漠視。學生在首爾有史以來最高溫的夏天,在被斷電,沒有冷氣的行政大樓中,艱辛地進行與權力的持久戰。
9月接近尾聲時,局勢有了重大突破。南韓總統朴槿惠40年來的閨蜜,崔順實的女兒─賽馬選手鄭宥羅,遭媒體揭露在2015年,以特權進入梨大就讀。
梨大在鄭宥羅入學前,在體育特技生項目上,多加入「賽馬」選項。即使入學申請時間已過,仍以亞運團體賽馬金牌為由,准其入學。入學一年後,因幾乎未到校,面臨退學危機時,學校將學規改為「體育特技生缺課也可以拿到學分。」對此曾提出異議的教授,受到崔順實的「關切」後遭到替換。鄭宥羅曾在臉書發文:「要怪就怪自己的父母。錢也是一種實力啊!」
對此,梨大學生質疑校長為了獲得教育部補助,因而賦予鄭宥羅特權。面對現實生活中,如此巨大的不平等,平凡、努力的學生感到強烈的被剝奪感,更加堅定要讓特權從校園消失。
教授的良心
10月19號,超過百名的梨大教授,在學生占領的大樓前,召開記者會,譴責校長踐踏學術殿堂,要求校長辭職。這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學教授集體要求校長下台。
記者會上,教授代表向在場上千名的學生,特別是將近三個月來,不畏校方各種威脅、打壓,堅持抗爭的大樓內的學生,表達感謝。教授在聲明中表示: 「身為教育者,應當是我們第一個站出來,抗議校長上台後,不斷推動教育部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學校已不是教育的地方,而是淪落為親政府財團、特權人士為所欲為的學歷販賣所。但是,在權力面前,我們沉默了。是勇敢的學生,佔領學校大樓,發動3萬人校內示威遊行,才驚醒了我們。是學生,堅守梨大創校的初衷─透過教育, 賦予女性尊嚴。」
看到教授不僅在課堂內教導她們,在生活中,也選擇與她們一起抵抗強權。學生止不住興奮之情,頻頻高喊:「謝謝教授!」會後,在教授帶領下,師生進行校內示威遊行,「解放梨大!根除弊端!」的高亢口號聲,吸引校內眾多師生及遊客的目光。
校長下台, 未完的抗爭
就在教授舉行記者會前,崔京姬校長閃電宣布辭職。在現場接獲消息的學生們,激動的落淚,持續86天的占領抗爭,看似可圓滿落幕。然而,崔京姬校長到最後,仍矢口否認鄭宥羅享有任何特權。
梨大女生,決定不撤退。她們要求成立「特權學生問題調查委員會」,干預校政的梨花大學財團名譽校長退位,設立校內民主溝通機制。她們說:「錢與權不該是控制學校的工具,唯有徹底進行梨大民主化,將來才不會有第二個崔京姬出現。」
梨大女生率先用佔領行動,發出反對政府推動大學改革政策的第一聲,現在更直搗朴槿惠總統閨蜜女兒特權問題的核心,她們的抗爭,不只改變了梨大,甚至有可能成為改變韓國政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撰文/Kat 圖片/網路
撼動韓國社會的梨大女學生佔領校園行動
今年7月28日,因反對校方預定新設「付費學分班」,三百多名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的學生佔領行政大樓,試圖阻止正在開會的校方通過該計畫。這場由梨大女生發起的衝突性的行動,迅速聚集韓國社會的關注。
什麼是「付費學分班」?
付費學分班是朴槿惠政府教育改革中「終身教育計畫」的一環。政府宣稱,此計畫是為提供因經濟因素,高中畢業即進職場的女性,或育兒告一段落的母親,上四年制大學進修的機會。
她們反什麼?
看似美好立意的計畫,梨大女生為何強烈反對?
她們認為,校長崔京姬自2014年上任以來,一貫採取「先斬後奏」,未事先與校內成員溝通的手法,以及,學校已設有提供成年女性進修的學院,新計劃不過是為了獲得教育部補助,更意圖從女性身上歛取高額學費。再者,預定開設的學科,大抵是「美體·美容學科」或「新媒體產業學科」。只注重配合企業所需的人才,也深化充斥韓國社會的物化女性的劣風。
教育者的傲慢, 一千六百名警察入校
面對學生的抗議,校長的第一反應,是指控學生為「監禁教職員的犯罪者」、「受到外界勢力操控」,威脅要將學生移送法辦。在佔領的第三天,校長與學生約好對話,到場的卻是1千6百名警察。這是80年代韓國民主化抗爭運動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警力進入大學校園。警方在強行驅散的過程中,造成數十位學生受傷,在場學生形容,當天大樓內,哭叫聲四起,宛如「修羅場」。
最初的勝利·再次進擊
梨大校長要求警方鎮壓學生的事一傳出,立刻引發韓國社會極大的批判聲浪。在輿論壓力下,校長在8月3號召開校務會議,宣布取消設立付費學分班,學生取得痛快的勝利。
經過團結行動的洗禮,學生的抗爭意識急速成長。她們持續佔領行政大樓,並將抗爭訴求提高到要求校長下台的層次。
自2014年上任後,校長崔京姬一貫以拒絕與學生溝通的態度,強行推動朴槿惠政府的一連串大學商業化政策,兩年間所累積的不滿,讓她們意識到,唯有崔京姬下台,才能讓學生重新做回校園的主人。
姊姊回來了
8月10號,梨大校園的夜晚,被超過萬名女生手裡拿的手機光源,點亮成一片星海。在這片星海裡面,有多達7千多位是專程回來,幫抗爭學妹加油的梨大畢業生。
學姊們在梨大校園的大牆壁上,貼滿了自己的畢業證書,上面印著「returned」。她們說:「不與學妹溝通,還出動警察傷害學妹的校長發的畢業證書,我們不要」。
總統閨蜜女兒特權入學, 梨大女生抗爭急速加溫
然而,對於學生的「校長下台」訴求,以及學生所發起的一連串抗議行動,校長再次選擇了漠視。學生在首爾有史以來最高溫的夏天,在被斷電,沒有冷氣的行政大樓中,艱辛地進行與權力的持久戰。
9月接近尾聲時,局勢有了重大突破。南韓總統朴槿惠40年來的閨蜜,崔順實的女兒─賽馬選手鄭宥羅,遭媒體揭露在2015年,以特權進入梨大就讀。
梨大在鄭宥羅入學前,在體育特技生項目上,多加入「賽馬」選項。即使入學申請時間已過,仍以亞運團體賽馬金牌為由,准其入學。入學一年後,因幾乎未到校,面臨退學危機時,學校將學規改為「體育特技生缺課也可以拿到學分。」對此曾提出異議的教授,受到崔順實的「關切」後遭到替換。鄭宥羅曾在臉書發文:「要怪就怪自己的父母。錢也是一種實力啊!」
對此,梨大學生質疑校長為了獲得教育部補助,因而賦予鄭宥羅特權。面對現實生活中,如此巨大的不平等,平凡、努力的學生感到強烈的被剝奪感,更加堅定要讓特權從校園消失。
教授的良心
10月19號,超過百名的梨大教授,在學生占領的大樓前,召開記者會,譴責校長踐踏學術殿堂,要求校長辭職。這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學教授集體要求校長下台。
記者會上,教授代表向在場上千名的學生,特別是將近三個月來,不畏校方各種威脅、打壓,堅持抗爭的大樓內的學生,表達感謝。教授在聲明中表示: 「身為教育者,應當是我們第一個站出來,抗議校長上台後,不斷推動教育部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學校已不是教育的地方,而是淪落為親政府財團、特權人士為所欲為的學歷販賣所。但是,在權力面前,我們沉默了。是勇敢的學生,佔領學校大樓,發動3萬人校內示威遊行,才驚醒了我們。是學生,堅守梨大創校的初衷─透過教育, 賦予女性尊嚴。」
看到教授不僅在課堂內教導她們,在生活中,也選擇與她們一起抵抗強權。學生止不住興奮之情,頻頻高喊:「謝謝教授!」會後,在教授帶領下,師生進行校內示威遊行,「解放梨大!根除弊端!」的高亢口號聲,吸引校內眾多師生及遊客的目光。
校長下台, 未完的抗爭
就在教授舉行記者會前,崔京姬校長閃電宣布辭職。在現場接獲消息的學生們,激動的落淚,持續86天的占領抗爭,看似可圓滿落幕。然而,崔京姬校長到最後,仍矢口否認鄭宥羅享有任何特權。
梨大女生,決定不撤退。她們要求成立「特權學生問題調查委員會」,干預校政的梨花大學財團名譽校長退位,設立校內民主溝通機制。她們說:「錢與權不該是控制學校的工具,唯有徹底進行梨大民主化,將來才不會有第二個崔京姬出現。」
梨大女生率先用佔領行動,發出反對政府推動大學改革政策的第一聲,現在更直搗朴槿惠總統閨蜜女兒特權問題的核心,她們的抗爭,不只改變了梨大,甚至有可能成為改變韓國政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美國人為何對高鐵興致缺缺
商管智慧 / 第221期 20110428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221/9312.htm
美國生活二十多年,去過50州的一半,但數來數去,只坐過兩次火車。一次是從康州紐海文去紐約的通勤列車;另一次從費城去紐約的高鐵快車。坐高鐵的那次,說起來還是美國國務院買的單。4年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聯合國總部舉辦互聯網研討會,得以前往給各國代表講中國對互聯網的箝制。國務院的人在電話中說,我們給你報銷汽油和午餐,你可以自己開車來,也可以坐火車,我們直接給你訂票。這位外交官還特別熱心,建議坐美鐵(Amtrak)的高速列車 Acela,去紐約非常方便。
每年交稅不少,但讓山姆大叔買單的機會不多,我說那就坐高鐵好了,聽說Acela很好但沒坐過,不妨經歷一番。從費城30街火車站坐Acela出發,四十多分鐘就到曼哈頓的賓夕法尼亞站,感覺確實很好,幾乎跟坐飛機一樣,又快又安靜。演講前跟紐約的朋友一起吃的午餐,想想也犯不著整那麼多麻煩去報銷,就算給美國政府節省開支了。幾年後,在日本又坐了新幹線高鐵,從東京到大板,速度更快,感覺更好。
中國高鐵減速減價
中國一古腦的猛建高鐵,有些飄飄然的國人和五毛,覺得中國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已經「領先世界」了。頭腦清醒的人,知道技術來自日本、德國,經過了國人稱之為「反建」和「引進─消化─再創新」、而外人稱為仿冒、剽竊的過程,所以不能說是自己的發明。頭腦冷靜的人,開始擔心中國高鐵速度比日本還快,但中國造的質量又遠遜日本,這麼開下去會不會出問題。當人們聽到高鐵工程師說絕不坐高鐵,就像種菜的人不吃自己種的菜、奶粉廠職工不給自己的孩子吃自己工廠的奶粉,人們就知道這社會有嚴重的問題。
現在可好,中國高鐵狂飆8年後開始減速減價。北京到天津只有70英里(110公里),這段砸了200億的線路,火車達到極速350公里後只能維持幾分鐘,就要減速準備停車。中國高鐵從設計之初的最高時速380公里降到300公里,現在居然要「套跑」,要在高鐵軌道上跑200公里的「窮人高鐵」。
人們這時似乎才剛剛意識到,許多本來應該在這些上萬億的投資開始之前就應該進行的研究,比如可行性、市場、投資回報、長期安全等等,似乎都沒怎麼去做,或根本沒做好。錢砸完了、貪完了開始減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減價後已投入的成本該怎麼辦?看來還是要全體國民買單。
最後一英里的問題
更飄飄然的國人還覺得,美國為什麼不學中國的「先進高鐵」?美國人為何對高鐵意興闌珊、興趣缺缺?為什麼有的州居然拒絕聯邦政府的錢,愣是不建高鐵?這裡有美國歷史、文化和實用價值上的原因,也有經濟上的考量。俄亥俄、威斯康辛和佛羅里達已放棄了高鐵項目。等中國人理解了美國人為何對高鐵不感冒,可能就會重新考慮自己的高鐵了。
美國人其實是很願學習的,包括國人的發明。美國有個叫「超級大巴」(Megabus)的公司,專營美東和芝加哥等地的路線。這家公司現在很火,年營業額1億美元,每天在全美50個城市開行135輛大巴。公司承認,其商業模式是從中國城的路邊大巴學來的,但他們從現代化管理到規模經濟,很快就超越了華人。
美國人為何對高鐵不感興趣?有個「最後一英里」(The last mile)的問題。從水陸交通到光纖電纜,都有這個問題。
從高鐵站、碼頭、機場出來後,到回家的最後一英里、或幾十英里的交通,是怎麼解決的呢?住大城市的人比如紐約客,因地方狹窄不便停車,出遠門坐火車還是值得的。但一旦到了另外一個城市,也存在「最後一英里」的問題。坐出租對商務旅行者沒問題,渡假時坐坐也行,長期通勤時總坐出租就有點貴了。怎麼辦呢?美國人解決的辦法,是無所不在的私家汽車。
美國汽車文化根深蒂固,汽車普及到如此的程度,3億人有2億多輛車,每個家庭3個人有2輛車,也就是說,能開車的基本上都在開。
美國的住房,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郊區、鄉間,都有柏油路直通家門口。在一、兩百英里的距離內,開車只要兩、三個小時,去火車站停車、買票、排隊上車肯定不划算。超過300英里,坐飛機比開車、坐火車還要便宜,也不需要高鐵。美國有大約1萬5千個機場,包括五千多正式機場,近萬簡易機場,外加一百多直升機場。
美國不學中國高鐵
美國客運的需求由航空、高速公路完成,鐵路主要用於貨運。貨運時,速度並不那麼重要。即使在航運發達的美國,密西西比河上依然有緩慢的拖船和駁船。因為速度在這裡不是最重要的,運量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這些慢吞吞的駁船繼續推動巨大的貨物,速度並不重要。
美國人口密度低,城市分散,美鐵Acela只服務東北部從華盛頓DC到巴爾的摩、費城、紐約、和波士頓的「東北走廊」,全程400英里,最高時速150英里。在這個距離上,高鐵從航空公司奪走了許多生意,Acela也是美鐵內最賺錢的。東北走廊之外,連接舊金山和洛杉磯的高鐵或許有些價值,在此之外的美國其他地方,其實並不需要高鐵。地廣人稀的美國與擁擠的西班牙、法國不同,與中國更加不同。
美國民間認為,高鐵是昂貴的幻影。新聞周刊的山繆森(Robert Samuelson)認為,建高鐵是民族主義的思路,好像美國要保持21世紀超級大國的地位,就不能讓後來者如中國趕上。其實,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系統的美國,沒什麼理去回歸上個世紀的運輸系統。美國高速公路是由汽油稅維持的,高鐵花費高不說,如何不使納稅人付出額外花費,也是一個問題。
在權衡了自由的傳統、方便和隨意、國債和錢包之後,美國人不難意識到,沒什麼必要去搞那個勞什子的高鐵。美國人也許應該心存感激,因為中國高鐵狂飆付的學費,讓全世界都學到了許多東西。
2011年4月28日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221/9312.htm
美國人為何對高鐵興致缺缺
謝田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每年交稅不少,但讓山姆大叔買單的機會不多,我說那就坐高鐵好了,聽說Acela很好但沒坐過,不妨經歷一番。從費城30街火車站坐Acela出發,四十多分鐘就到曼哈頓的賓夕法尼亞站,感覺確實很好,幾乎跟坐飛機一樣,又快又安靜。演講前跟紐約的朋友一起吃的午餐,想想也犯不著整那麼多麻煩去報銷,就算給美國政府節省開支了。幾年後,在日本又坐了新幹線高鐵,從東京到大板,速度更快,感覺更好。
中國高鐵減速減價
中國一古腦的猛建高鐵,有些飄飄然的國人和五毛,覺得中國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已經「領先世界」了。頭腦清醒的人,知道技術來自日本、德國,經過了國人稱之為「反建」和「引進─消化─再創新」、而外人稱為仿冒、剽竊的過程,所以不能說是自己的發明。頭腦冷靜的人,開始擔心中國高鐵速度比日本還快,但中國造的質量又遠遜日本,這麼開下去會不會出問題。當人們聽到高鐵工程師說絕不坐高鐵,就像種菜的人不吃自己種的菜、奶粉廠職工不給自己的孩子吃自己工廠的奶粉,人們就知道這社會有嚴重的問題。
現在可好,中國高鐵狂飆8年後開始減速減價。北京到天津只有70英里(110公里),這段砸了200億的線路,火車達到極速350公里後只能維持幾分鐘,就要減速準備停車。中國高鐵從設計之初的最高時速380公里降到300公里,現在居然要「套跑」,要在高鐵軌道上跑200公里的「窮人高鐵」。
人們這時似乎才剛剛意識到,許多本來應該在這些上萬億的投資開始之前就應該進行的研究,比如可行性、市場、投資回報、長期安全等等,似乎都沒怎麼去做,或根本沒做好。錢砸完了、貪完了開始減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減價後已投入的成本該怎麼辦?看來還是要全體國民買單。
最後一英里的問題
更飄飄然的國人還覺得,美國為什麼不學中國的「先進高鐵」?美國人為何對高鐵意興闌珊、興趣缺缺?為什麼有的州居然拒絕聯邦政府的錢,愣是不建高鐵?這裡有美國歷史、文化和實用價值上的原因,也有經濟上的考量。俄亥俄、威斯康辛和佛羅里達已放棄了高鐵項目。等中國人理解了美國人為何對高鐵不感冒,可能就會重新考慮自己的高鐵了。
美國人其實是很願學習的,包括國人的發明。美國有個叫「超級大巴」(Megabus)的公司,專營美東和芝加哥等地的路線。這家公司現在很火,年營業額1億美元,每天在全美50個城市開行135輛大巴。公司承認,其商業模式是從中國城的路邊大巴學來的,但他們從現代化管理到規模經濟,很快就超越了華人。
美國人為何對高鐵不感興趣?有個「最後一英里」(The last mile)的問題。從水陸交通到光纖電纜,都有這個問題。
從高鐵站、碼頭、機場出來後,到回家的最後一英里、或幾十英里的交通,是怎麼解決的呢?住大城市的人比如紐約客,因地方狹窄不便停車,出遠門坐火車還是值得的。但一旦到了另外一個城市,也存在「最後一英里」的問題。坐出租對商務旅行者沒問題,渡假時坐坐也行,長期通勤時總坐出租就有點貴了。怎麼辦呢?美國人解決的辦法,是無所不在的私家汽車。
美國汽車文化根深蒂固,汽車普及到如此的程度,3億人有2億多輛車,每個家庭3個人有2輛車,也就是說,能開車的基本上都在開。
美國的住房,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郊區、鄉間,都有柏油路直通家門口。在一、兩百英里的距離內,開車只要兩、三個小時,去火車站停車、買票、排隊上車肯定不划算。超過300英里,坐飛機比開車、坐火車還要便宜,也不需要高鐵。美國有大約1萬5千個機場,包括五千多正式機場,近萬簡易機場,外加一百多直升機場。
美國不學中國高鐵
美國客運的需求由航空、高速公路完成,鐵路主要用於貨運。貨運時,速度並不那麼重要。即使在航運發達的美國,密西西比河上依然有緩慢的拖船和駁船。因為速度在這裡不是最重要的,運量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這些慢吞吞的駁船繼續推動巨大的貨物,速度並不重要。
美國人口密度低,城市分散,美鐵Acela只服務東北部從華盛頓DC到巴爾的摩、費城、紐約、和波士頓的「東北走廊」,全程400英里,最高時速150英里。在這個距離上,高鐵從航空公司奪走了許多生意,Acela也是美鐵內最賺錢的。東北走廊之外,連接舊金山和洛杉磯的高鐵或許有些價值,在此之外的美國其他地方,其實並不需要高鐵。地廣人稀的美國與擁擠的西班牙、法國不同,與中國更加不同。
美國民間認為,高鐵是昂貴的幻影。新聞周刊的山繆森(Robert Samuelson)認為,建高鐵是民族主義的思路,好像美國要保持21世紀超級大國的地位,就不能讓後來者如中國趕上。其實,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系統的美國,沒什麼理去回歸上個世紀的運輸系統。美國高速公路是由汽油稅維持的,高鐵花費高不說,如何不使納稅人付出額外花費,也是一個問題。
在權衡了自由的傳統、方便和隨意、國債和錢包之後,美國人不難意識到,沒什麼必要去搞那個勞什子的高鐵。美國人也許應該心存感激,因為中國高鐵狂飆付的學費,讓全世界都學到了許多東西。
2011年4月28日
李純恩: 坐高鐵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E6%9D%8E%E7%B4%94%E6%81%A9/daily/article/20180424/20370486
一團五十多人,從青島去曲阜。坐旅遊巴士車程要五個多小時,坐高鐵三個多小時,於是選擇了人坐高鐵,行李則用汽車送到曲阜,省掉了拖行李上火車的累贅,旅途可以輕鬆些。為了大家坐得鬆動些,五十人買了七十張票,佔了大半截車廂。工作人員又準備了星巴克的咖啡點心,途中又有了一頓下午茶。
這樣的安排本來很舒服,但料不到的卻是中國的高鐵,竟然除了座位票之外,還賣站位票。於是許多買了站票的人就在車廂間串來串去,見了空位就要坐下,這下就得勞煩我們的領隊導遊們三番四次要跟他們解釋,說這些位子是我們包的。買站位票的人聽了便不坐了,只管在旁邊站着,有的身子靠在座椅邊上,有的把手撐在座位頂上,身邊便多了個不相干的人,我們說話,他就用眼直勾勾看着,或者在你頭頂上玩手機,突然又大聲講起電話來。那種擠迫感,突然像回到了綠皮火車的時代。
我只能講實在是因為大家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對於「干擾」這個詞的概念也不同。雖是公眾地方,他偏要粘在你身邊,親近得可以感受他的呼吸。
高鐵的座位有日本新幹綫的水準,本來是很舒適的,但無端端有個人靠在你身邊,在你頭頂玩手機,或者大聲講:「一千萬先給,你算算有多少佣金!」這一程車也就兵荒馬亂起來。
陪同我們前往的當地朋友說,坐高鐵的人越來越多,車票常常供不應求,大概這樣,才有「站票」賣。高鐵是很便捷,但你要適應那種特別的乘車習慣,要是你不想跟人這麼零距離接觸,那就要三思。反之,倒是如魚得水了。
李純恩
(蘋果日報,2018年4月24日)
一團五十多人,從青島去曲阜。坐旅遊巴士車程要五個多小時,坐高鐵三個多小時,於是選擇了人坐高鐵,行李則用汽車送到曲阜,省掉了拖行李上火車的累贅,旅途可以輕鬆些。為了大家坐得鬆動些,五十人買了七十張票,佔了大半截車廂。工作人員又準備了星巴克的咖啡點心,途中又有了一頓下午茶。
這樣的安排本來很舒服,但料不到的卻是中國的高鐵,竟然除了座位票之外,還賣站位票。於是許多買了站票的人就在車廂間串來串去,見了空位就要坐下,這下就得勞煩我們的領隊導遊們三番四次要跟他們解釋,說這些位子是我們包的。買站位票的人聽了便不坐了,只管在旁邊站着,有的身子靠在座椅邊上,有的把手撐在座位頂上,身邊便多了個不相干的人,我們說話,他就用眼直勾勾看着,或者在你頭頂上玩手機,突然又大聲講起電話來。那種擠迫感,突然像回到了綠皮火車的時代。
我只能講實在是因為大家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對於「干擾」這個詞的概念也不同。雖是公眾地方,他偏要粘在你身邊,親近得可以感受他的呼吸。
高鐵的座位有日本新幹綫的水準,本來是很舒適的,但無端端有個人靠在你身邊,在你頭頂玩手機,或者大聲講:「一千萬先給,你算算有多少佣金!」這一程車也就兵荒馬亂起來。
陪同我們前往的當地朋友說,坐高鐵的人越來越多,車票常常供不應求,大概這樣,才有「站票」賣。高鐵是很便捷,但你要適應那種特別的乘車習慣,要是你不想跟人這麼零距離接觸,那就要三思。反之,倒是如魚得水了。
李純恩
(蘋果日報,2018年4月24日)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訂閱:
文章 (Atom)